(资料图片)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就有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那么,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黄润秋表示,中国是一个具有超过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承载力弱、约束性强,在整体迈入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如果走大量排放污染物、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低水平粗放式的发展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将不可持续,因此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面对过去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就,黄润秋用一组数据给大家带来了直观感受。

这十年,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4.4%,全国地表水Ⅰ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23.8个百分点,达到87.9%,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目前中国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最大、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巨大成效,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有着新的突破。黄润秋表示,去年一年,生态环境部本级审批180个重大项目,涉及投资1.9万亿元,指导地方审批12.3万个项目,涉及投资23.3万亿元,这些都为稳经济、促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些成就也表明,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不会阻碍经济发展,而且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黄润秋介绍,未来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考量,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一方面,要服务保障好经济平稳运行和发展向好,另一方面,要守好生态环境底线,以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部长通道上,金壮龙向中外记者介绍,今年,在释放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释放产业升级动力的过程中,会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

新基建5G的发展是许多人关注的热点。近年来,5G技术走入乡村,给农村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机遇。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累计建设开通了5G基站231万个,实现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金壮龙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增加5G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刘诗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