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盛京银行10月21日公告显示,该行临时股东大会和H股类别股东大会以超过99.99%的赞同率通过了退市相关议案。根据公告,盛京银行H股将于2025年11月20日下午四时于港交所退市,预期H股的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11月13日。

公告披露,截至2025年10月21日要约首个截止日,盛京银行 H 股获超99%独立 H 股股东有效接纳、内资股获约 5% 独立内资股股东有效接纳,两类股份均有股东接受要约。同时,因临时股东大会及 H 股类别股东大会通过相关特别决议案,要约的核心生效条件已达成,目前要约已在所有方面成为无条件(记者注:在股票要约收购中,”无条件”是指要约人承诺按照要约价格收购所有股东愿意出售的股份,不再附带任何其他前提条件)。

盛京银行本次退市主要以现金要约收购模式为主,由该行第一大股东沈阳盛京金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京金控”)牵头。今年8月26日,盛京金控联合盛京银行发布联合公告称,拟以1.32港元/股收购全部H股、1.2元/股收购内资股(不含自有股份),总计斥资约66.52亿元。

9月12日,盛京金控宣布提价收购:H股要约价升至1.6港元/股(溢价率达40.35%),内资股升至1.45元/股,总对价增至83.44亿元。对此,盛京银行解释是“就股东接纳提供更大财务激励,提升本次要约的成功概率。”

对于拟退市的原因,盛京银行在8月公告中披露了两大原因:一是可为股东提供更好的投资变现机会。从2025年开始到公告发布前一个交易日(2025年8月14日),恒生指数上涨30.05%,恒生内地银行指数也上涨28.39%,但同期盛京银行的股价却下跌4.20%。此次要约收购价相较于停牌前市价有大幅溢价,将为所有股东(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除外)提供难得的变现机会。

二是通过要约实现H股退市,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推动银行健康发展。盛京银行H股的成交量于截至最后交易日的90个交易日、180个交易日及360个交易日内的平均每日H股成交量分别仅占已发行H股总数的约0.0025%、0.0345%及0.0196%。如此低的成交量也说明通过上市已难提供有效融资。而该行从H股退市后,既能节省上市成本并将资源投入业务以发挥区域优势,也能让银行更聚焦业务方向,推动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东北重要城商行,盛京银行前身为沈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2月经批准更名为盛京银行。2014年12月,盛京银行登陆港交所,目前在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等地设有18家分行,下辖200余家经营机构。

盛京银行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行资产总额为1.1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5亿元,增幅0.5%;实现营业收入43.26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同比下降14.4%;不良贷款率2.6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7.00%,与上年末持平。

从股权结构看,截至2025年8月26日,盛京银行内资股前五大股东为:盛京金控(20.79%)、沈阳恒信(5.46%)、沈阳市和平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84%)、沈阳高新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84%)、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57%)。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