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向重庆红旗缸盖制造有限公司的厂区,深蓝的光伏矩阵已在波浪形的厂房屋顶静静工作。它们与厂房旁崭新的储能柜,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由彩弘锦打造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正稳定地为生产线注入绿色电能。
近日,彩弘锦产业集团与重庆红旗缸盖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智能微电网项目正式并网。项目集成“光伏+储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四维一体,彩弘锦为客户提供“投-建-运”全生命周期服务。
(相关资料图)
跨越波浪屋顶横架光伏桥梁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铸造行业百强企业,红旗缸盖始终关注绿色低碳与高效运营。此次携手彩弘锦,旨在通过能源结构升级,实现降本增效与可持续发展。
然而,施工伊始,工程师们就遇到了一个挑战——安装光伏的厂房屋顶为独特的混凝土波浪形结构,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块配重施工方式,不仅连接不牢固,还存在承重不足的风险。
彩弘锦技术团队创新采用胶粘连接工艺,在波浪屋顶的峰谷之间,为阳光架起了一座稳固的“桥梁”。通过专用结构胶将支架系统与屋面牢固粘接,这一方案成功规避了对原有屋面的破坏,完美解决了异形屋面安装的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此次场地的特殊性,项目还选取部分区域,创新试点了光伏组件垂直安装方案。垂直安装的光伏板能够双面吸收阳光,提升发电效益;其独特的直立式设计,还能确保灰尘、碎屑及鸟粪等污染物难以积聚,大多可自然滑落,从而降低了维护频次,保障了更高、更稳定的电力输出。
植入能源大脑全域能源智控
并网发电只是开始,智慧的能源管理才是核心。彩弘锦为项目接入了智能微电网平台与虚拟电厂平台,相当于为整个厂区安装了“能源大脑”。
通过彩弘锦自主研发的边缘计算网关,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光伏发电、储能状态和生产负荷等全维度数据,并进行分析与智能决策,实现“发电-储电-用电”全链条的精准调度与优化分配,让用电更经济、更绿色、更安全。
“厂区光伏的消纳率接近100%,储能的充放效率提升了,柔性负荷也可以精准调控了。”彩弘锦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整个厂区的能源都实现了可视、可调、自治。”
守护绿色效益运维保驾护航
为确保项目的长期稳定与高效,彩弘锦配备了“云地协同”的全场景智能运维体系。线上智能平台提供7×24小时不间断监控,线下专业团队则按月进行现场巡检与精细化维护。
据测算,该项目光伏部分年均发电量约达16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00吨,结合储能系统的谷充峰放与虚拟电厂的电能量交易与需求响应,红旗缸盖的能源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将同步显现。
未来,彩弘锦将持续深耕智能微电网技术,将经过验证的能源解决方案拓展至更多园区,为制造业的绿色、低碳与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可靠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