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13日电 (富丽娟、实习生李星雨)4月13日,据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消息,《呼和浩特市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条例》(下简称《条例》)已于2023年2月27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经2023年3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批准,自2023年6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是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资料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李星雨摄

《条例》共五章三十二条,主要规定了立法目的和原则、规划建设、保护利用、法律责任等,重点规范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立足立法目的,明确公园边界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呼和浩特市大黑河郊野公园的生态保护,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例明确大黑河郊野公园边界范围东至大黑河与四环路交叉处,西至省道103线,南至南四环,北至南三环,具体四至范围由大黑河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确定。

二、厘清政府职责和部门分工,理顺管理机制。

《条例》明确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和管理统筹协调机制,相关旗区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郊野公园生态建设、保护利用和监督管理工作;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建设、保护利用、监督管理等统筹协调工作;市园林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旗区的公园管理部门负责生态建设和日常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工作。涉及到的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配合。

三、严格规划建设,保障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

《条例》明确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域,科学编制大黑河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根据原地形地貌,科学合理实施文旅和休闲景观建设项目。把大黑河郊野公园建设成为“市区的后花园、市民的好去处、农村的新典范”。

四、加强宣传引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

大黑河郊野公园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休闲场所,是提升首府人居环境、群众生活品质的游憩景观区域,《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公民和各类组织依法通过捐赠、资助、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工作。

五、加强科学管理,提升公园管理水平。

《条例》规定加强公园常态化管护和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强化安全保障,完善功能设施配置,加强绿化和环境监测工作,提升管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营造更加优美整洁的游园环境,打造景观优美、管理规范的休闲环境。

六、严格法律责任,强化刚性约束。

对擅自移动、损毁保护标志和保护设施、不按规定地点时限有序经营、携带动植物疫原体进入公园等违法行为设定处罚;对管理部门不尽管理责任,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四类行为设定行政责任。

据介绍,大黑河郊野公园规划范围东至大黑河与四环路交叉处,西至省道103线,南至南四环,北至南三环,东西长约29.7公里,南北宽约6公里。“十四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将致力于全面打造大黑河流域郊野公园体系,重点建设军事乐园、八拜迎客、梵草映月、流彩花台等十二处景观。通过对自然河道驳岸的生态恢复,滩地、林带空间重塑,以及沿河人文旅游、休闲资源的挖掘,结合村镇风貌环境的整体提升整治,构建一个融合自然生态、游憩休闲、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的“生态、节约、野趣、大美”的滨水生态廊道。

大黑河郊野公园建设重点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完成总面积约460公顷的大黑河两岸生态修复。二是继续推进大黑河郊野花带建设项目,利用植物主题强调大地景观风貌特色,让广大市民在花海中感受自然野趣。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将从三方面贯彻落实好《条例》。一是建立统筹协调联动机制。市住建局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既要督促好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和土左旗、玉泉区、赛罕区的大黑河郊野公园管理部门的建设和日常养护工作,又要与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文化旅游、水务、林业和草原、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协调沟通联动机制,切实做好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工作。

二是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按照《条例》规定,下一步,一要组织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和土左旗、玉泉区、赛罕区人民政府根据大黑河郊野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大黑河郊野公园专项规划;二要编制大黑河郊野公园管理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处置措施。

三是加强执法,全面推进《条例》的贯彻落实。市住建局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将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执法,提高执法效能,全面推进《呼和浩特市大黑河郊野公园生态保护条例》的贯彻落实。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