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新疆油田首次实现基层石油工人发明专利市场化许可转让,让专利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关资料图)
此次转让的专利为用于气动阀的耐温膜片,使用在净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上,由新疆油田重油公司首席技师刘峰发明。
刘峰(左一)在带着徒弟更换耐温膜片。张风延摄(2022年10月)
新疆油田重油公司在开发稠油时需向油藏注入蒸汽,将其焖化后开采出来。自2003年开始,该公司使用循环净化污水来烧成蒸汽注入油藏,在对污水进行净化时需要经过反洗、进盐、置换、一次正洗、二次正洗等7个流程,以脱离污水中的钙镁离子,在这一工艺流程中水处理装置有21个气动阀,膜片就是配置在阀门上的辅助器材,起到隔离污水进入下一个工艺流程的作用。
“循环污水温度高达七八十摄氏度,膜片差不多两三个月就硬化脆裂,失去作用。”刘峰说。
这些膜片是从国外进口的,且每次采购时必须连同其他配件等一起成套购买,价格不菲。“气动阀用好几年都没问题,就是膜片老坏。”刘峰说,因为强制性的成套器材采购,导致公司堆放大量气动阀体。
能不能自己研发耐温膜片替代进口?刘峰开始琢磨。
经研究,进口膜片材质主要由丁晴橡胶和纤维丝制成,厚度1毫米,适合在清水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使用。在查阅大量书籍资料后,经过上百次实验,刘峰用氟橡胶和质地细密的帆布制成耐温膜片,厚度1.5毫米,一张耐温膜片能使用五六个月,更重要的是替代进口膜片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以428型号耐温膜片为例,进口成套(包含一张耐温膜片)要7233.63元,而委托当地企业生产出来仅150元。
“仅这一项发明,每年就能为重油公司节省约50万元材料采购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专家肉孜麦麦提·巴克说,刘峰的专利得到市场化许可转让应用,将推动和激励更多基层石油工人创新发明。
刘峰的专利转让给了克拉玛依市新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油田重油公司已委托该公司生产耐高温膜片并投入试用一年,效果优于进口产品。目前,克拉玛依市新波公司正计划批量生产用于气动阀的耐高温膜片,将其推广销售到辽河油田、吐哈油田等有稠油开采的油田。
刘峰研发创新的耐温膜片。采访对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