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遗展】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


(资料图)

8月23日,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泥塑师李佳第一个坐到了“指尖非遗”的展示席上。这一刻他期待了两年。

固定泥坯,拿出工具,今天他要塑的人物是钟馗。“虽然今年我才来新疆,但前两届的新疆非遗展都有我的作品展出。”李佳一边塑,一边说起他们工作室的“新疆印象”系列作品——抱瓜的孩子、丰收、塔吉克族少女等。

李佳制作泥塑。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听前两次来参展的同事说,我们带去的泥塑两三天就卖完了,真高兴,‘新疆印象’对了新疆百姓的口味。”李佳说。

8月23日,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位于温宿县的新疆理工学院开幕,共有383名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一门门“好手艺”吸引着参观者驻足,看非遗,听故事。

曹小琴介绍雕花剪纸背后的故事。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这幅剪纸是我和爸爸的故事。”湖北省鄂州雕花剪纸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小琴向参观者介绍一幅作品的由来。

雕花剪纸中女儿坐在父亲的肩头,一只手提着油灯,父亲紧抓着女儿的另一只小手,侧着头用余光看向女儿。“小时候,爸爸带我去逛集市、走亲戚,回来就这样扛着我,那条被油灯照亮的回家路一直在我心里,很温暖。”曹小琴说。

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曹小琴的很多作品记录的都是百姓寻常生活的瞬间,有些是私人定制作品,“就是要让人感觉到这件非遗和他们的生活有关,才会有消费的需求。”

随着木屑飞落,一个木偶头在福建省漳州木偶头雕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强手中渐渐有了模样。

“我家到我这里已经是第7代手艺人了,我父亲徐竹初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我希望把木偶头用到更多元广泛的生活空间里去。”徐强说,他工作室里的木偶头除了用于木偶戏,更多地变成了家居工艺品、儿童益智玩具、收藏品。市场的拓宽,意味着更高的制作要求,樟木材质、雕刻工艺、涂料调制、彩绘水平都要过硬。

徐强拿起一个雕好的三面木偶头,轻点底部,木偶上三张面孔的嘴巴、耳朵都动了起来,“非遗走入市场,是创新、耐心、手艺的比拼。”

或许是因为“体格太大”,和田市吉亚丽人艾德莱斯丝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麦麦提艾力·如则麦麦提选择在展厅外搭起织造机器,现场展示华美的丝绸是如何诞生的。

徐强做的漳州木偶头雕刻。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市场需求的变化,考验着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的提升,更考验创新能力。”麦麦提艾力一手扶着横杆,一手递梭,粗糙的大手却十分灵活。让他欣慰的是,现在许多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学以致用,担起艾德莱斯绸创意设计的重任。

麦麦提艾力·如则麦麦提展示艾德莱斯绸织造。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银璐摄

服饰、鞋帽、家居用品、食品包装、布艺礼盒、玩偶等,推陈出新的设计让这项古老技艺光彩依旧。

直播主持人穿着艾德莱斯绸制成的旗袍,参观者背着有艾德莱斯绸元素的小包,导览员戴着艾德莱斯绸的丝巾……眼前这一幕幕让麦麦提艾力心情无比愉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