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智慧文旅服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文旅领域的“南京制造”屡屡在全国获奖……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鲜明。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南京因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文化和旅游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消费质量水平高,获督查激励。

政策“红包”精准投放,激活文旅市场“细胞”

“花很少的钱,就能在家门口看到这么高大上的好戏,太值了!”5月17日,市民李小姐带妈妈在保利大剧院,观看了刘晓庆主演的大型史诗话剧《武则天》。作为2022南京戏剧节的重头戏之一,该剧是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原价380元的票,政府补贴达到114元。

2016年起,市政府每年持续投入1500万元用于演出剧目政府补贴。2021年,又每年追加投入500万元用于文旅展陈政府补贴。据不完全统计,政策红包直接拉动演出市场消费比为1:6.5,间接拉动旅游、餐饮、住宿等其他行业消费比例超过1:12.1。

为了帮企业找钱“造血”,早在2013年11月,南京就率先成立全国首家文化金融服务中心。截至今年4月末,入库企业3315家,10家文化银行及文化小贷累计发放贷款203.06亿元,服务企业5784批次。

近日,市文旅局又印发实施《关于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提振文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12条”聚焦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会奖旅游企业、电影院、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特色文旅商店等市场主体,拿出真金白银扶持。

一批前两年已经得到资金扶持的南京特色文旅商店、商品研发基地,茁壮成长,发挥产业“领头羊”的作用,带动南京文旅商品研发再上新台阶。如2020年,南京市选送的旅游商品在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202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共斩获2金5银5铜。2021年继续发力,捧回2金6银8铜。

科技点燃“引擎”,产业升级提挡加速

夜幕之下,池中灯火点缀故居美景,身穿戏服的演员浅吟低唱,游客可以“跳”上秦淮河游船看两岸人间烟火,也可以“飞”上城墙俯瞰璀璨的大报恩寺琉璃塔。今年端午假期,作为熙南里街区夜游重磅戏的“甘宅雅韵”正式开放,在打造水幕灯光秀的基础上,又打造户外3D水幕裸眼沉浸体验,加上室内5D沉浸立体空间数字展示,让市民和游客在游逛之中体验穿古越今的奇妙。

沉浸式游艺、“云”上直播、实景光影秀……借助科技“翅膀”,近年来,南京文旅产业不断跨界融合,打造新场景,拓展新消费。如今年3月12日,全省最大科幻沉浸式游戏剧场小镇、位于南京旅游集团国展中心神秘的地下世界——《ALPHAVILLE·阿尔法镇》开启大门;园博园内打造大型无边界沉浸式崖壁光影秀《百年石光》,让游客饱览光影奇境;夫子庙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风雅秦淮水岸行》之《桨声灯影·文都行》;白鹭洲景区让游客与“李白”“刘禹锡”“李香君”等相遇……

装上科技“引擎”后,南京文旅产业发展“提挡加速”,“南京力量”在全国文旅市场越来越亮眼。如“南京大报恩寺景区数字光影技术应用示范”“白鹭洲公园沉浸式夜游项目”入选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南京首部以本地文化为核心的演出——《南京喜事》,在中国旅游集团发展论坛上入选“2020年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十大创新项目”;南京文化创意产业交易会升级为中国(南京)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交易会,成为全国率先打造的文化科技融合服务平台;“南京市乡村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南京市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系统建设应用”入选全国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南京的智慧文旅服务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数字化已成为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类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420.00亿元,占全部规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40%,同比增长19.3%。头部企业方阵发展强劲,全市10家文化企业入选2021年度“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位居全省第一。

加速产业集聚,“串珠成链”百花齐放

每当华灯初上,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便迎来一天当中最繁华热闹的时光,所有游览场所夜间均对外开放,各类演出活动丰富多彩,身着华美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或搭乘秦淮游船感受桨声灯影,或在秦淮·非遗馆里追寻“大明玉玺”的下落,或在秦淮小吃美食街里品尝正宗的老南京风味,或在秦淮河畔的小剧场里感受才子佳人的故事,乐不思归……

秦淮区提供的数据显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总占地面积仅2.94平方公里,年接待游客已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夜间接待人次占比60%以上,年经营收入近42亿元。

在南京,类似的文旅消费集聚区、特色文旅街区、产业园区、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积累源源不断的动能。如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2020年12月被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如今已集聚了国家级艺术大师、文化名家、领军型创意人才200余名,走出了12家在新三板、主板上市公司。

数据显示,2021年南京市级以上各类文化产业园区达145个,比2015年增加109个,其中国家级12个。南京的乡村旅游已形成“一村一品”特色,打造石塘人家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7个、乡村民宿300余家,2021年接待游客量率先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目前,南京已成功创建秦淮区、江宁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及5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和长江路跻身首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此外还有3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20年12月,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成功创建成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在“领头羊”的强力带动下,南京文旅产业串点成面、连片成景,呈现“百花齐放”的欣欣向荣局面,促进整个产业提质升级,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063.99亿元,成功迈过“千亿关”;2021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130亿元,旅游市场恢复程度快于全省、全国。(李子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