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马晓蕾编辑/ 钱亚光设计/ 赵昊然
来源/ Autonews
(相关资料图)
路透社1月3日报道,特斯拉公司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朱晓彤已经被晋升为全球管理层职务,负责特斯拉美国组装厂业务,以及北美和欧洲销售业务,并将继续担任特斯拉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销售的最高级管理人员。
虽然这只是特斯拉的内部公告,还没有对外界正式宣布,也没有任命他为CEO,但据了解,朱晓彤现在负责监督全球汽车生产、销售和服务,管理层级仅次于埃隆·马斯克,是名副其实的特斯拉二号人物。
1月9日,彭博社发表文章称,朱晓彤的新职务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对推特的收购案存在联系,由于马斯克一直在推特上分心,股东对他的过度投入不满,要求马斯克将接班人明朗化,朱晓彤的角色显得更加重要。
另据彭博社统计,受特斯拉股价大跌以及推特收购案影响,到1月9日,特斯拉市值跌至3752亿美元,而2022年初一度曾达1.2万亿美元。马斯克身价也大幅缩水,从最高超过3400亿美元跌至2022年底的1370亿美元,马斯克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身价缩水2000亿美元的人。
谁是朱晓彤?
朱晓彤从2014年加入特斯拉至今已9年时间,曾领导特斯拉的亚太业务,并监督上海的工厂,使之成为该公司产量最高的工厂。2022年底,朱晓彤被调往奥斯汀,管理该公司最新的得州工厂。
朱晓彤生在中国辽宁沈阳,持有新西兰护照,拥有奥克兰理工大学的信息技术商业学士学位和杜克大学富卡商学院的MBA。
他曾自己住在离上海工厂约10分钟车程的两居室出租公寓里,每月花费不到2000元(300美元)。他的家人基本都生活在1200公里外的北京。
在加入特斯拉之前,朱晓彤曾参与创建了一家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为希望拓展海外业务的中国承包商提供服务。
在进入特斯拉之初,他参与建立超级充电站网络,之后可谓是坐着火箭晋升。入职第一年年底便成为了中国业务经理,在他的管理下,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第一家工厂——上海工厂仅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里,从一片荒地崛起为崭新的电动车工厂。在2019年底该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之前,朱晓彤已被提升为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相比马斯克一直闪耀在聚光灯下,朱晓彤为人则异常低调,之前很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在2019年12月首批Model 3(参数丨图片)车主的交车仪式上,朱晓彤也是早早离开了活动现场。
他总是穿着一件特斯拉的企业文化衫,给人的印象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特斯拉的工作中,“公司的文化是不要把资源和时间浪费在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上。”朱晓彤在最近接受的一次视频采访中说,“把你的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我们这里没有庞大的行政机构来服务管理层。我们自己订票,自己取餐。大家都很习惯,这是真正平等的体现。”
他为何获得马斯克的青睐?
2022年7月,随着特斯拉在泰国、香港和新加坡的扩张,朱晓彤被进一步提升为监督整个特斯拉亚太区的工作。他的中国团队也赢得了马斯克的赞誉,因为他们在上海疫情封锁期间昼夜不间断工作,维持了上海工厂的运作。
在过去12个月异常艰难的日子里,工厂进行了升级,将产能提高到每年100万辆电动汽车。2022年,特斯拉在中国生产的超过71万辆汽车,约占该公司全球产量的52%。
在疫情封锁期间,朱晓彤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充分展示,他与几名保安一起睡在工厂里,以确保生产设施不被破坏。在特斯拉运行闭环生产系统的整整两个月里,他一直呆在工厂,工人们也纷纷返岗,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中工作。
特斯拉中国的几位现任和前任员工形容朱晓彤务实、反应迅速,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给他发电子邮件和信息,他都能做到秒回。
在2022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朱晓彤说,为了能在北美同事下班前与他们沟通,他通常在早上6点左右开始一天的工作。与北美完成沟通之后,他再前往工厂,有时与住在同一小区的员工拼车。
到工厂以后,他会花时间到各个车间的生产线上巡视一番,与工程师交谈,解决技术问题。“在我们公司,大多数事情都需要你亲自上手去做,你的手不可能太干净。”他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大部分时间都穿着反光衣,戴着安全头盔。
在工厂附近的办公室里,朱晓彤与其他人共用办公场所,且只有站立式工位。他经常在那里呆到深夜。
在接受杜克大学富卡学院的采访时,朱晓彤将自己描述为“坚韧不拔”。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上海工厂建成后,一场猛烈的暴风雨来袭。由于排水不畅,工厂屋顶差点坍塌。他和约30名新老员工,拿起塑料桶,在大雨中登上屋顶一桶一桶地往下排水,捍卫公司的财产。
他与马斯克一直进行着频繁沟通。在2019年4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说:“上海工厂的进展证明了我们的团队在当地出色的执行力。我每天都会收到领导Gigafactory项目的汤姆·朱发来的电子邮件,每封邮件里都附上十几张现场照片”
而关于公司的平等文化,朱晓彤表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与高层的大人物联系。在中国,不仅我可以与埃隆沟通,我们所有的员工都可以联系埃隆,他们都知道埃隆的邮箱。”
本文由汽车商业评论原创出品
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说明
违规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