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州市小马庄镇农民在大棚内采摘黄瓜。 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日前,银行、保险、基金、金融租赁等18家机构联合发布金融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共同行动宣言。在同期举行的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推进会上,10家金融机构与18家设施农业企业签署了授信协议,给设施农业送上金融“大礼包”。
(资料图)
设施农业何以备受资本青睐?给农业生产带来哪些改变?下一步发展着力点在哪里?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经营主体。
多维度弥合供需矛盾
设施农业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北方就有了暖窖和纸窗温室。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就是上世纪80年代以冬暖式蔬菜大棚起家的。如今,寿光大棚已发展到第七代,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开始应用。2022年建成投产的“国信1号”养殖工船,长约250米,养殖水体8万立方米,设计产量3200吨,仅此一艘船就相当于半个查干湖的年捕捞量。目前,全国设施种植面积达到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
进入新征程,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被摆上更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设施农业。目前,中央层面已出台了专门的贷款贴息补助政策,将设施农业配套机具纳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目录范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数字农业等中央预算内投资也重点支持现代设施农业。日前,我国第一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出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条件。
“设施农业将在空间、时间、品种上弥合食物供需矛盾。”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金书秦说,从空间上看,我国耕地有限且有严格的用途管制,可用于生产非粮食类产品的增量面积几乎没有,必须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增加果蔬菌和肉蛋奶等的供给。从时间上看,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自然条件限制,实现时不分四季、地不分南北,促进了农产品周年供应。从品种来看,设施农业不仅可以大面积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园艺作物,也越来越多用于水产和畜牧养殖等领域。
现代设施农业是诸多先进要素的集成平台,是现代农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出效率突破资源环境制约。据统计,一亩高端日光温室蔬菜年产量相当于露地产量的5倍至8倍,规模养殖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用地比传统养殖模式节省90%。按照《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到2030年,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60%。
现代设施农业还能有力拉动农业农村投资。扩大国内需求,农业的潜力非常广阔,设施农业是重要领域。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更多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对基础产业的拉动作用也很明显。专家测算,改造一亩设施大棚需要使用钢材1.97吨、水泥0.4吨,新建现代设施大棚每亩使用钢材5.5吨、水泥5.8吨。目前,全国有1900万亩老旧蔬菜大棚需要改造,高端设施农业还有500万亩的发展空间,能拉动投资近2万亿元。
破解量和质的挑战
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总量还不足、质量还不高,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建设农业强国的需要。总量不足与设施落后并存。设施种植业虽然具备一定规模,但布局不够合理、装备较为落后,中小拱棚和塑料大棚等面积占比在70%以上。设施畜牧和设施渔业总量不足,水产设施养殖池塘与传统网箱等装备老旧问题普遍存在。此外,绿色转型任务较重,集约生产有待加强,配套服务较为滞后,要素保障支撑不足,这些都是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新形势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技支撑、市场主导、联农惠农,力争每年都有新进展、新提升。设施种植的重点是加快老旧设施改造和提档升级,提高生产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和投入产出率;设施畜牧要优化结构,在稳定提升家禽和生猪产能的基础上,支持牧区和农牧交错带合理增加牛羊舍饲圈养,提升规模化率和养殖效率;设施渔业重点是加快发展工厂化健康养殖,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单位产出率。
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宝岐介绍,该省集中力量整县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依托各地资源禀赋,打造精品蔬菜、高端乳品、道地中药材等15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实施蔬菜、中药材、奶业等5个千亿元级工程,推动设施农业特色化发展。以省级园区为骨干梯次创建产业园区,培育了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截至5月底,该省在建和新开工亿元以上蔬菜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355.4亿元;在建和提升改造5亿元以上中央厨房项目25个,总投资235.3亿元。
要坚持生态优先、科技支撑。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团队首席专家杨其长说,以植物工厂等为代表的高效设施农业是设施农业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的问题是投资运营成本高。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植物工厂类型,发展速度与规模均居世界前列。但是,电费占植物工厂运营成本的近一半,迫切需要智能化提升、绿色化运营来节本增效。在这方面,一些地方和经营主体已进行了成功探索。要通过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提升光效能效,大幅降低系统能耗,同时也要提升工程与装备的标准化程度,减少植物工厂建设成本。
瞄准农民增收发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全说,各地谋划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要把产需平衡作为前提,把市场供需摸细,结合实际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我国设施农业设施老旧、效率不高的问题比较普遍,改造提升的需求很大。但改哪些、怎么改,各地要量力而行,从实际需求出发,分类有序推进存量设施改造提升。重点在推广新技术、新设施、新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微改造、精提升,帮助经营主体提效增收。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泉塘村阳光玫瑰葡萄园,葡萄棚适时进行滴灌作业。基地负责人罗飞泉说,实施滴灌技术后,葡萄品质大大提升,口感更好,每亩地能增收500元。近年来,以喷灌滴灌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已被越来越多农民所接受。吉州区水利局局长曹国俊说,今年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在推进设施农业的同时,实施农田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由传统灌溉向现代灌溉转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无花果长势喜人。示范园一期项目共有设施大棚56个,采取“村级合作社+镇级平台公司+专业运营公司+农民”的模式,全链条满足投资、技术、人力、销售等多环节的需求。“我们以‘跨村联建’试点为契机,发挥沿黄沿海、盐碱地优势特色,通过扩大特色果蔬种植规模,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引领村民增收。”黄河口镇党委书记王雨石介绍,2021年至今,累计增加群众务工收入180万元。
专家表示,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要解决保供问题,还要带动农民增收。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农民做好产销衔接文章,由“产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同时,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需要政府、科研、金融、市场等各方力量同频共振。要畅通金融支持渠道,改善金融服务,加强项目融资谋划。要顺应经营主体需求,针对自然、市场等风险,发展设施农业专用保险产品。(乔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