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河湖老沙河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记者郭文静通讯员 黄晖

老沙河威县段景观。 张浩摄

谷雨时节,老沙河威县段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泛起阵阵涟漪。时有白鹭飞过,两岸百花斗艳、绿荫成林,景色美不胜收。

老沙河为古黄河故道,因含沙而得名。其中,老沙河威县段全长37.2公里,流经6个乡镇54个行政村,是威县最大的排沥渠道及重要的输水河道。该县综合施治打造秀美生态水系,力争将曾经常年干涸的老沙河变成名副其实的“幸福河”。

综合治理打造“秀美河湖”

受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威县河渠曾经治理不善。走好“一枚子”,下活“一盘棋”。聚焦河道治理中“难啃的骨头”,威县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完成河道确权。唯有源头活水,才能清流如许。在完成河道划界确权基础上,该县综合考虑调水、防洪、生态等因素,综合推进水系保护、建设、利用、管理,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借助实施地下水压采等项目,威县累计投资1亿余元对老沙河威县全段进行清淤整治,清淤土方650万立方米,新改建桥闸10座,建设蓄水坑塘2处,蓄水能力达到1560万立方米。治理河渠坑塘也为节约地下水、调引地表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县同时实施生态补水,通过县内老沙河、卫西干渠等入境河渠,引江、引黄、引卫、引东武仕水库、引岳城水库,实现“五水入威”。该县与邯郸市签订引水协议,近年来累计投资0.95亿元、调引地表水4.15亿立方米,实现“河河有清水,常年有清水”,老沙河威县段也因此被评为河北省“秀美河湖”。

“五网合一”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河中有流水、两岸有绿化、岸边有道路、路边有产业”,按照这一思路,威县以水网建设为引领,统筹推进路网、绿网、产业网、旅游网“五网合一”建设,一幅“河中有水、两岸有绿、岸边有路、路边有业”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路网建设方面,近年来,威县沿老沙河建设高标准农村公路82公里,并配套建设步行道和骑行道,因此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自河道确权以来,该县全面实施道路绿化和沿河绿化,共完成河岸植树3万亩,新增造林220万株,构筑了有力的生态屏障,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通过绿网建设,如今老沙河河畔绿树成荫。

“路通了,环境好了,招商引资会更方便,产业就会发展起来。”目前威县沿老沙河区域形成畜禽产业聚集区,打造了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金鸡小镇。眼下,该县沿河道铺开了一张产业网,重点发展梨、葡萄、蔬菜等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带动全县形成“五个十万”(10万头奶牛、10万亩威梨、10万亩葡萄、10万亩饲草、10万亩瓜菜)现代农业格局,有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与此同时,该县依托河道优美的水生态环境及特色文化、农业产业,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休闲旅游,织就美丽乡村旅游网。打造东夏官葡萄小镇、西河口金鸡小镇、孙家寨孝道小镇等景点,在老沙河旅游带组织举办了旅发大会、马拉松大赛等高质量赛事。目前,老沙河已打造成为生态河道、景观河道、致富河道,一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多赢。

五维发力擦亮生态底色

“五网合一”建设使老沙河威县段集骑行、垂钓、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幸福河湖建设初显成效。

但干部群众对此有更高的期待:把老沙河打造成为集水利科普、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生态度假、商贸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长廊、文化长廊、经济长廊,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亲近自然,享受生活。

为此,今年威县出台实施方案,围绕“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科学水管理”幸福河湖建设标准,从5方面着手对老沙河威县段进行幸福河湖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持续开展妨碍河道行水突出问题整治;使河湖“四乱”问题得到彻底清理整治,实现河湖垃圾动态清零;实施河道生态补水,今年通过老沙河调引地表水不低于8000万立方米,增强水源涵养功能;新增河岸绿化面积150亩,种植树木3000棵。

同时,因地制宜打造河湖文化,深入挖掘幸福河湖生态价值。依托水利工程设施等,重点打造张官寨坑塘、孙家寨孝道文化等亮点;推进节水科普基地、河长制主题公园等水文化特色场馆和亲水乐水载体建设;建设威县数字农业产业园,构建独具特色的展览展示体系,带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

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这也是幸福河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该县规划将幸福河湖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依托河湖独特自然禀赋,探索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水兴城、以水兴农、以水兴产,新建老沙河横河村至G340沿河公路8.7公里,翻修老沙河大葛寨村至蔡寨村段8.6公里,对沿线张官寨、横河等19个村重建道路约7公里,助力乡村振兴,打造沿河经济带。

记者手记

漫步大沙河威县段沿岸,悠闲散步的老人,沿河跑步的年轻人,还有三三两两追逐嬉戏的孩童,加上嫩绿的树叶、清澈的河水、幽幽的花香,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初显。

水文化建设是彰显河湖治理特色的“点睛之笔”。锤炼大沙河“水文化”精髓,可有效提升邢台“太行泉城、美丽邢台”影响力。应结合全域旅游布局,建一处工程、成一处风景、传一地文化,在后续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充分融入人文、历史、艺术等元素,将具有老沙河特色的水文化、桥文化等有机融入水利工程中,弘扬老沙河水文化,讲好“老沙河故事”。

相信不久的将来,多样化的滨水空间和水景观彰显老沙河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能锻造具有水乡特色的人文水景和乡愁记忆,给老沙河打上鲜明的水文化烙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