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全球经济从来没有哪一时刻像今天这样,被气候、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问题交织影响,特别是气候问题,已然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各国甚至每个普通民众都在关心的话题。
没办法不关注,因为气候正在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高通胀带来的压力让欧美民众生活成本剧增,气候同样也是导致高通胀的因素之一。这使得欧美国家不得不将气候变化纳入政策制定框架中, 美国就通过《降通胀法案》,将拨款数千亿美元用于支持基建发展,希望降低日常能源成本,缓解通胀,引导经济走向秩序稳健发展。
为何气候已经直接关系到通胀?
当气候问题成为日常议题
作为一种长期影响因素,气候对于经济的作用正在从隐性转为显性。气候变化导致生产和生活成本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极端天气频发、气候灾害增加......极端气候问题正在带来经济损失,以及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在此情况下,各国已然将气候和经济问题勾连起来,发达国家发起并主导,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也逐渐将气候问题纳入本国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核心议题。
资本市场开始增加绿色投资,关注气候变化主题相关的投资标的。
根据全球气候适应委员会研究发现, 从2020年到2030年,如果全球范围内气候适应性发展投资额达到1.8万亿美元,其产生的净经济效应可达到7.1万亿美元。
不过,目前看来,投资行为很多还是由官方主导,民间资本的流动算不上活跃,气候投资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
企业也开始将“气候议题”纳入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一环。
对于普通人来说,气候变化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也变得愈加明显。 无论是消费领域中的碳积分兑换商品,亦或是企业推出的环保产品,都让普通消费者更加深切地绑定气候变化议题。
总之,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全面关注。
当气候开始影响通胀
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正步入关键节点。 那么,在全球治理和发展的进程中,气候变化议题是如何跟通胀产生关联的?
这并不难理解。
高温更容易导致干旱,继而导致农业产量下降造成粮食短缺,亦或是农作物产量不稳定。粮食短缺意味着市场可能出现供不应求,意味着价格将被推高。
粮食之外,极端天气也意味着对能源(用于制冷或供暖)的需求增加,而欧洲的日常家庭能源供应本就紧张,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进口,需求增加意味着价格推高。
极端天气也会影响生产力,高温或低温都会影响工人的生产效率,特别是从事进出口业务的行业受影响更为显著。极端高温无法作业,出口商品供应不足,商品短缺最终影响全球商品市场价格。
以上种种都成为高通胀的推手。
高物价对应着通胀,对应着生活成本的增加,叠加能源危机,欧美民众“吞咽”高通胀的苦果已经多时。
根据《经济参考报》前不久发布的一则新闻,英国慈 善机构特拉塞尔基金会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的一年中,其发放的救济食物包数量是5年前发放量的两倍多。
该基金会表示,设立食物银行的初衷是为在紧急情况下向人们提供短期支持,而现在到食物银行领救济似乎成了低薪群体和靠福利金过活者的“常态”。
近两年来,英国人饱受高通胀压力,而这不过是欧美国家整体高通胀的一个缩影。
物价上涨,工资实际下跌,企业招工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如果以前我们还能说这跟气候并非直接正相关,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这样给出肯定结论。
正如《财经》杂志所言,短期内,新兴市场粮食不安全问题还将继续恶化。低增长和紧张的公共财政削弱了政府对弱势人群的资助能力。此外,由于农业投入品短缺,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普遍出现生产力下降,粮食只能自给的状态。
对于每个有粮食进出口需求的国家来说,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一种损伤。
气候变化,毫无疑问正在影响日常生活,欧美国家已经“急了”。
尾声
英国气象局对全球气温预测表明,2023年将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气温将可能比1850—1900年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1.2℃。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正在加速凸显。
202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将首次对《巴黎协定》目标进展进行盘点,这也意味着,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果将摆到台面上。
每个国家都做了哪些事儿,取得哪些成绩,众人一目了然。
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这一议题中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各方一直争吵不断。发达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矛盾争端不断。 典型案例就是碳中和目标提出后,一些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名,加大对发展中国家使用化石燃料的限制。
这其中,尤以中国的应对措施最为受全球瞩目,成为各发达国家主流政治议题和媒体讨论的焦点。
但无论各方如何争执,气候议题的迫切性已然摆到了眼前。
“争吵”解决不了问题,共识已经避无可避。
如果气候话题最终导向的结果是更加激进的制造业加速回流政策,那么最后的结果可能会是:没有人从这场气候危机中全身而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