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制度被认为是房企最后的金融红利。在取消预售制度的呼声中,房企人士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即认为现阶段不具备取消的条件。
70%的房企将难以为继
“预售制是房企最后的金融红利,决不能取消”,来自闽系房企的高管张斌这样认为,(预售制取消)这块影响很大。
(资料图)
张斌解释称,如果取消,那么资产负债表的上预收款或许真成了负债;另外,若现房销售,估计要影响1-2年的现金回收,高周转、快周转根本做不到了。加之融资成本较高,总而言之,预售制若取消或现房销售,将是灾难性的。
对于外界所言,现阶段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是不是有条件考虑慢慢的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
康桥集团副总裁兼江浙区域公司董事长肖春和认为,现阶段,取消预售制度为时尚早,真要取消预售制度的话,还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现阶段转为现房销售之后,可能70%的房企将难以为继。
“难度比较大,目前条件似乎还不具备”,一位来自销售额排名前十名房企的高管张俊表示,现房销售对房地产的负债结构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原来的预售资金是没有成本的,现在需要额外补充有成本的资金,所以成本会上升。
肖春和表示,在当前“345”新政的政策环境下,绿档房企不到40%且多为大型国企和央企,大部分房企还称不上经营良好,取消预售制度为时尚早。
肖春和表示,房地产的金融属性决定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使用成本及使用周期,房企都要均衡考量,当下我国的资金成本要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出不少,这也是我国大部分房企追求快周转的主要原因,在融资成本没有大幅下调之前取消预售制度,我想会有70%,甚至更多的房企会难以为继。
以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商碧桂园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截至2020年6月底,因为预售制产生的合约负债为6858.18亿元,占其总负债1.98万亿元的34.59%。
合约负债是因为预售制产生的一种预收账款。因为预售制,房企在房屋建设阶段即进行出售,到真正的交付仍需2到3年的时间。房企在交付前收到的购房款即是合约负债,算负债,但无需支付利息。
如取消预售制度,单就负债一项,碧桂园的6858.18亿元合约负债将会是真正的负债,且是需要支付2到3年的利息之后,等房屋建成后才能有销售资金。
碧桂园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期内,该公司的融资成本为5.85%,以此为准,6858.18亿元每年将产生401亿元的利息。期内,该公司经营利润为358.87亿元,归属股东的净利润为219.3亿元。
土地市场将急速降温
谈及对土地市场的影响时,肖春和表示,我国三四线城市大部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还是很大,若取消预售制度会造成土地市场急速降温,将严重影响土地市场的价格,进而影响房价大幅下调。我国居民购房者大多数都为贷款购房,房价的大幅下调会引发一系列的金融风险,甚至诱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肖春和介绍,目前多数房企的拿地——预售周期大概在6~12个月,若真正实行现房销售的话,房企的销售周期至少增加24个月,对房企的现金流回证周期的影响最起码两年以上,致使房企的周转效率下降2/3。
此外,房子从预售到交付有两年的时间差,开发商拿到预售款后可省两年的利息。肖春和举例表示,获取一块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土地成本10亿元,资金成本以10%计算,若实行现房销售,单资金成本就增加2亿元才能维持原有的开发规模,大多数房企是承担不起如此高昂的资金成本的。
在最新的“345”新政下,中小房企的融资能力、信用评级都难以融到低于10%成本的资金,大中型房企房企又有过半数房企为红、橙、黄档企业,融资(有息负债)的余额增长又受限,进而影响开发规模,肖春和称,真的实行现房销售的话,就不存在高周转一说了,至少影响规模一半。
“预售取消会推高房价”
张俊认为,现房销售将会改变房企目前的经营模式,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设计,否则可能会推高房价。
国内知名券商地产首席分析师陈慎此前曾撰文表示,预售制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帮助房企降低杠杆成本,加速其资金回笼用于项目的再投资,从而达到加速住房供应的目的。
张俊解释称,地产企业周转率也会下降,ROE(净资产收益率)也会走低,开发商会转移一部分成本到售价中,具体的涨幅当然能转移多少取决于市场情况。
另一位来自销售额前50名房企的高管张耽表示,由预售到现房,即便是逐步取消,短期还会进一步增加供给难度。大家都在谈最近几年的高周转令房屋质量下降,如果预售转现房销售,房企为了更快的周转,只会更赶工期,如果现有的监管体系不能改变,房屋质量更加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