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弟

买了一套保利的房子,让张姐背上了两场官司。


(资料图)

张姐是个做生意的小老板,去年正处于疫情,她不敢盲目扩大生意。

刚好手上有一笔闲钱,她就想投资一套房产。

中介来回推荐,张姐看上了保利在佛山的一个楼盘——保利华侨城·云禧。

这套房子,总价242万,首付三成就是73万。

张姐觉得首付款太多了,生意人手上留点周转资金才稳妥。

犹豫再三,她有些动摇。

这时候,保利的置业顾问,给到了一个很难让人拒绝的方案——

可以使用保利小贷,五年分期,免息。

就算用不上,也可以用作生意的资金周转,相当于无息贷款。

张姐很心动。

于是,买房的一半首付款——36万,她就用了保利小贷。

在房地产领域,“首付贷”是一条红线,属于违法违规的金融产品。

提供首付贷的过程中,保利很狡猾,搞起了小动作——

这36万首付款,保利安排了一个名叫“黄科”的自然人,让他以个人名义,向张姐提供借款。

同时,黄科与保利小贷签订了一份虚假的装修贷款合同,申请了36万装修贷。

这样一来,黄科借给张姐的36万,变成了个人借款,垫资首付。

而保利小贷借给黄科的36万,则变成了装修贷。

在保利小贷与张姐之间,黄科过了一道手——

原本36万的首付贷,摇身变成了装修贷。

保利违规向客户提供首付贷的风险,黄科在中间起到了隔离作用。

由于多了黄科借款的这道手续,保利还向张姐多收了一笔钱——手续费。

按照36万的贷款,收取了1%的手续费——3600块钱。

这笔手续费,没有打进黄科的个人账户,也没有打进保利的账户。

而是让张姐转到了“佛山市南海区高义薄云天咨询策划服务中心”的账户里。

张姐已经被保利绕晕了,根本不知道这些钱最后去了哪里。

更搞笑的是,张姐与黄科的借款时间,只有一天。

而这一天时间的借款,保利就让张姐支付了1%的手续费。

换算成月息的话,利率就是30%;换算年息的话,利率就是360%。

等到办理首付贷的时候,张姐才知道,保利挖的坑,刚刚开始。

保利的置业顾问,原本口口声声说的是五年分期、免息。

结果贷款的时候,又变成了一年后到期还款,每个月还要支付1800块钱的利息。

这样算下来,36万的首付贷,相当于年息6%,比银行的消费贷还高。

到这里,张姐知道自己完全掉进了保利的圈套,上当了。

于是,她就跟保利协商,房子不买了,让保利退款。

交钱容易、退钱难,保利很强硬——

退款按照挞定处理,必须扣掉五万块钱的违约金。

张姐觉得自己被骗了,当然不同意,一直跟保利扯皮到现在,还是没解决。

除了跟保利签订的房屋认购协议,张姐还与黄科签了一份借款协议。

原先约定的借款一天,保利让黄科以个人名义起诉了张姐。

而这36万的首付贷,从无息垫资,已经变成了14.6%的年利率。

根据国家规定,利率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四倍以上,就属于法律都不保护的高利贷。

保利向张姐提供36万首付贷的时候,一年期LPR为3.65%,四倍刚好是14.6%。

保利这是把首付贷当成高利贷了。

与黄科的个人借款官司以外,张姐已经不想买保利的房子了。

于是,保利又认定了张姐违约,接下来还要起诉她。

为了买个房子,张姐一下子惹上了两场官司,被搞得焦头烂额。

张姐觉得保利的套路太多,一环套一环,到处挖坑,防不胜防。

她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生意也不做了,在佛山、广州两地来回维权投诉,但都石沉大海,无济于事。

在电话里,张姐很憋屈,她跟十一弟说——

“我就在保利买个房子,怎么生活、生意都毁了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