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民晚报
光明村位于安亭东部,东与马陆镇、南与南翔镇接壤,网格区域面积1600多亩,村住宅区为动迁遗留户,居住点较为分散,常住人口250人,老龄化严重,还有11家桥孔企业和2家加油站,外来人口超过九成。村域大、人员杂、出入口多、流动性大,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挑战。村党总支书记陆晓峰说:“我们提出了‘坚守阵地,创建无疫村’的目标,将全村分为‘内围’和“‘外围’2个小网格,由村委会工作人员和协管员分组划片包干。”
不分昼夜给予关爱
摸清人口底数是工作基础。在静态管理期间,村里关闭了5个出入口,立即开展全域范围“巡路、巡林、钻桥洞”的排查行动。在桥洞下,排查人员发现了几名流浪汉,身边只有一床薄被和几块硬纸板。工作人员立即帮助他们申请核酸码和健康码,每天定时送饭送物资,女同事们每天争着把自己的盒饭留下来,让流浪人员可以吃饱。来沪人员小金原来在附近打零工,疫情期间没有工资,租不起房,只能在桥洞底下暂住。他感激地说:“村里给吃的,给做核酸,一下子感觉有了依靠。”
除了人员排查,光明村利用荒地改造的健身场,承担了区域固定核酸采样点的建设任务,服务范围覆盖周边陆巷社区、方翔社区、星明村等约9000人。布点任务急时间紧,村里深夜运来隔离栏,村干部和志愿者们在烈日里布置现场,在试运营中不断优化流线,目前有两个采样窗口,开放有序。
为了保证核酸筛查有序,最大限度避免交叉感染,村团队讨论研究,分“内围”和“外围”两拨分时采样。“内围”基本为村民,完成采样闭门不出后,“外围”的企业等其他人员再分批有序采样。每次筛查都做到登记点名,确保不遗漏。
保供保医惠及民生
赵峰是光明村“内围”工作团队的负责人,负责生活物资保障、就医开药、解决诉求、安抚情绪等繁杂的工作。“倾听民意是首要,居民的合理诉求,我们都要尽全力服务好。”赵峰告诉记者,村里外来人口多,平时都点外卖,没有存粮,静态管理初期,这些人物资需求量最大,但是购买渠道不多。就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赵峰想起一位朋友是开小超市的,立即联系到白名单的仓库。赵峰根据村民的需求,订购了足量的米面油。“每次都多订十几份,方便不会操作手机的老人购买。”
“米面解决了,蔬菜和肉类也不能少。” 区保供物资清单公布后,赵峰每天来回30公里,到安礼路的永辉超市为村民们采购生活物资。随着经验的积累,赵峰提出了阶梯式物资采购方式,米面粮油、蔬菜肉类、生活用品……他将五花八门的物资分门别类,一一核对,做到没有错漏。
齐心维护“无疫”成果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张军是光明村的残疾人专职委员,10多年前,罹患脊髓炎截肢导致下肢残疾,但他开朗乐观,多才多艺,被称为“轮椅上的舞蹈王子”。他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从3月份连续工作至今,发放抗原、登记人员、汇总数据……还毛遂自荐参加采样员培训,带着新身份“上岗”了。“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越是关键时刻我越是要出大力!”张军坚定地说。
陆晓峰说,经过全村两个多月的努力,维持着 “无疫村”的成果是不容易的,靠的是整个团队的坚守和村民的配合,靠的是心细和脚勤,拼的是态度和意志。“目前防控任务还未结束,我们每天都像走钢丝,必须绷紧神经。我们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同进退,迷雾终会散去,光明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