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 张质)秀山巨丰-永丰堰,从始建距今有255年,是在互联网上鲜有相关信息的一个古代水利灌溉工程。


(相关资料图)

巨丰堰水渠、永丰堰水渠、泥河在三拱渡槽处形成“立交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在今夏出现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情况下,灌区内水稻种植的清溪场片区,水稻亩产650公斤,保持了正常年份的水平。

“这样的立体灌区在目前在用的灌溉工程遗产中还是第一次见到。”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长谭徐明对它如此评价。

巨丰-永丰堰工程体系图(光绪十七年《秀山县志》)。秀山县水利局供图

9月21日,2022年西南地区灌溉农业文化及遗产保护研讨会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秀山县)举行,会上部分专家对秀山县的巨丰-永丰灌溉工程遗产的构成、技术特征、价值评估等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秀山县委副书记任序江表示,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古堰申遗工作,正在积极开展巨丰-永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工作,相关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10月底正式申请。

巨丰-永丰堰位于秀山县西南部的清溪场和乌杨两个街道,沅江流域的平江河上,是秀山县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巨丰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总长23公里,灌溉面积为12000亩。永丰堰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总长18公里,灌溉面积为4000亩。

据史籍记载,巨丰古堰自清乾隆修筑之后,历代朝廷均有修葺,工程体系也不断发展完善。自清乾隆至今,较大规模的维修共有10次,这是巨丰古堰延续至今的保障。

巨丰堰渠首和周边平坦肥沃的农田。罗治洪 摄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长谭徐明在实地考察后发现:巨丰-永丰堰的干渠近30公里长,这在古代灌溉工程上算了不起的;五拱渡槽、三拱渡槽实现了水渠对自然河流的穿越和立体灌溉,也实现了将水从平原引向山地,使得河流上下游、两岸均得到有效灌溉。

据秀山县水利局党组成员龙祖华介绍,巨丰-永丰堰主要遗产为两座拦河坝、渠首、木叠梁闸、五拱渡槽、三拱渡槽、相关碑刻等,它是古代秀山人智慧的结晶,最大亮点是形成了高水高灌、低水低灌三层空间立交灌溉方式。如果申报成功,将填补重庆市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空白。

在下游再建水渠进行补水也是巨丰-永丰堰古灌溉工程的亮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2014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设立,使这个遗产类型及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代灌溉工程进入大众视野。截至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已达26处,是世界上灌溉类型最丰富、工程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本文来自新重庆客户端APP,请至各大应用市场下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