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窦皓

朱鹮是属于濒危野生动物,浙江德清与之则有着不解之缘。在德清,这里不仅有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更在朱鹮的保护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放眼全国,朱鹮的生存状态也在持续向好,种群数量由1981年仅存的7只到现在超过7000只,栖息地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如何保护好这张中国的生态名片、文化名片、外交名片?知名专家学者,齐聚德清,畅所欲言。

9月28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浙江省林业局、浙江大学、湖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启动仪式暨朱鹮保护研讨会”在浙江湖州德清召开,旨在推动朱鹮南方种群重建,促进朱鹮保护恢复。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司长张志忠指出,各级政府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朱鹮的保护工作,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再引入、保护宣传、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获得突出成就。我国朱鹮保护经验为全球朱鹮及其它濒危物种的人工繁育保护和野化放归提供了中国方案,被誉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张志忠表示,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取得了突出成绩,浙江朱鹮种群成功重建,为中国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朱鹮野外种群复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林业局局长胡侠表示,德清是浙江野生动植物保护的一张“金名片”,自2008年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以来,大力实施人工迁地保护和野外种群重建工程,攻克了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建立了第一个南方种群,现有种群达669只、野外种群达287只,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繁育种源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德清经验。他认为,应持续深化交流合作,着力开展科研攻关,深入推进人工繁育,全面加强栖息地保护,广泛开展野化回归,不断提升种群质量,努力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许多与会专家也表示,朱鹮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正在向纵深发展,日本、韩国在我国的帮助下建立了人工和野外种群,也让朱鹮成为一张文化名片。

谈及德清在朱鹮保护上的经验做法,专家表示,一方面是德清全方位推进资源保护,打造更美的生态环境。德清县近年来建成珍贵彩色森林2.4万亩,新植珍贵树种140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万亩,实现了绿水青山的有机复苏,为朱鹮安家德清奠定生态基础。同时攻克技术难题,构筑更全的繁育体系也很重要。自2008年成功引进5对朱鹮以来,德清县围绕朱鹮种群基数小、近亲繁殖严重、受精率不高、成活率低等问题,强化校地合作,深化自主研究,探索建立朱鹮人工繁育技术体系,推动朱鹮人工繁育操作标准化;研发朱鹮智慧化管理系统、朱鹮自动化养殖繁育用装置等6个国家专利技术;探索制定“朱鹮人工种群构建及野化训练技术规程”省级标准,全面提升朱鹮繁育攻关和养殖技术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已培育朱鹮人工繁育种群382只,出壳幼鸟的存活率从33.76%提高到了96.11%。

此外,专家还提到高标准推进野外放飞,形成优质种群布局的举措。朱鹮人工繁育种群逐渐壮大后,德清县加快朱鹮野化、重建浙江野外种群步伐,对朱鹮开展针对性训练和实验,逐步实现朱鹮浙江种群分布由点扩面。2014年首次在德清就地野外放飞33只,2022年牵手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异地野外放飞10只,分别开启中国南方朱鹮野外种群就地重建与异地重建的序幕。目前,德清朱鹮野外种群数量达到287只,且已实现在野外的稳定繁衍生息,仅其子二代今年就成功孵化小朱鹮12只。

活动现场,胡侠为浙江省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基地授牌,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分别与湖南南山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现场签订中国南方朱鹮种群重建合作协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