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沙县以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以农村“治房”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建房管理中村规民约的自律自治作用,积极探索“村民治房”新机制,努力打造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在柳塘镇桃元社区,集中建房项目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幢幢崭新小洋楼初具雏形,施工队加紧施工,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不时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王金钱是前胜村村民,因修建贵金古高速,房屋被征占,他同桃元社区、前胜村、江龙村等44户农户在柳塘镇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到桃元社区安家落户。


(资料图片)

申家街社区美丽庭院。

“我家有7口人,建房面积是130个平方,现在主体已经完工,装修也进入了尾期,我们计划在九月份左右入住,旧房子变成了新房子,要搬进新家了,心里特别高兴。”王金钱对即将搬进新居充满期待,岁月沧桑的脸上布满了笑意。

金沙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柳塘镇抓住改革契机,探索跨村组集中建房,将原柳塘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地块用于因贵金古高速公路建设被征拆群众集中建房,积极争取专项工作经费开展前期征地、规划设计、自来水管网、排污管网、平场等工作,达到集中建房条件后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监管,保障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后仍然享有宅基地建房资格权益,切实解决农户在原村(组)退出宅基地后无房居住的难题。

西洛街道。

除了柳塘镇外,金沙县不少乡村在“治房”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在“治房”工作开展过程中,金沙县西洛街道不少村民看到村内的一批批“土房子”摇身变成“金屋子”“光坝子”变成“美院子”,不由得心生羡慕。于是,大家积极参与到老旧危房的拆除中来,把自家的“老破小”改建成为“高大上”的新民居。

在申家街社区,很多院墙上都绘有美丽乡村的墙画和标语,在引导村民崇德向善的同时,也扮靓了乡村。居民们在村“两委”的宣传动员下,大家转变思想,从“让我拆”到“我要拆”,纷纷投工投劳,将自家房屋按照农房风貌要求进行改造,清扫整理残余垃圾,重新粉刷墙壁,合理规划杂物堆放空间,美化庭院,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西洛街道申家街社区村容村貌。

西洛街道申家街社区居民王凤英说:“我们这里,环境又好,卫生又好,绿化帮我们整得好好的,大家都很满意。”绕开人山人海的热门景点,踱步在西洛街道的西郷季民宿里,聆听着鸟叫声、虫鸣声,与春光作伴,与春风为友,在这里寻到点滴乡愁。

在“西郷季”民宿周边,逐步形成了葡萄采摘、草莓采摘、荷花观赏、休闲垂钓等特色体验项目。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让“沉睡”资产“活”了起来,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

“西郷季”民宿。

在“西郷季”不远处的草莓基地务工的管德香,告诉笔者,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民宿也越来越多了,随着周边采摘园也变多了。她也把自家的6亩田地,流转给草莓基地,自己到基地务工,流转费和务工费让她的生活有了奔头。

家住西洛街道群立社区的管德香: “家里不忙的时候我就来基地里干活,主要是管护草莓苗,做了好几年了,一天工资有100元。”

务工群众正在草莓基地管护草莓。

土地“醒了”、房子“活了”。西洛街道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引入经营主体对闲置农村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进行创新“民宿+”产品开发,指导精准定位,实行差异化经营。让老百姓在“不离土、不离乡、不离业”的情况下,将闲置住房、庭院打造成乡村精品民宿,将有意愿向旅游服务经营转型和目前有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时间的农户提升为旅游服务者。

金沙县在深入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认真理清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情况,找准精品民宿的盘活利用方向,并注重多重利益联结,有效激活农村闲置宅基地,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图/文 陈雪、苟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