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社火队队员表演舞蹈节目《麦西来普》(资料图片)。八师石河子市群艺馆 提供
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社火队队员在表演节目(资料图片)。八师石河子市群艺馆 提供
【资料图】
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少儿花棍表演队队员在表演节目(资料图片)。八师石河子市群艺馆 提供
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老年花棍队表演社火节目《打花棍》(资料图片)。八师石河子市群艺馆 提供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琼
1月15日早晨,在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老年活动中心,传统社火节目《打花棍》正在紧张排练中。
“我们团场有很多支社火队伍,老年花棍队平时常聚在一起排练,既锻炼了身体,又提升了表演水平,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石河子总场北泉镇老年花棍队队长刘洪英说,队员们认真排练,都盼着元宵节能参加社火表演活动,为职工群众营造欢乐祥和、又有浓浓“年味儿”的节日氛围。
独具特色的军垦社火
每年元宵节,石河子市都会举办大型社火表演活动,社火所经之处,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社火是我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高台、高跷、旱船、秧歌等的通称,而石河子市的元宵节军垦社火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
60多年前,来自天南海北的军垦战士和支边青年用汗水和双手把沙漠戈壁变成了良田绿洲,诠释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也把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活动带到了天山脚下,社火就是其中之一。
石河子市的元宵节军垦社火在传承山东、东北、甘肃等地社火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本地民俗文化的特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除了有传统的舞龙、舞狮、扭秧歌、打腰鼓等表演形式,元宵节军垦社火还增加了跳维吾尔族舞蹈《麦西来普》、展示汉服和唐装等内容,展现了各族职工群众团结一致、同喜同乐、共建美好家园的精神风貌。
“扭秧歌、打花棍、舞龙、踩高跷、戏狮、骑毛驴等精彩节目接连上演,演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喜气洋洋。随着鼓点突变,几位身着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姑娘和小伙来到场中,伴随着清脆的鼓声,所有人一同跳起舞蹈《麦西来普》,观众们热情高涨,现场瞬间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石河子市市民沈璇说,她从小就喜欢看社火表演,元宵节军垦社火尤为精彩,节日的氛围特别浓厚。
经过多年的发展传承,目前在八师各团场、镇、街道、企业等活跃着几十支社火队伍。2020年,元宵节军垦社火入选第四批兵团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热闹的社火表演中寻年味、觅乡愁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耍社火是石河子市职工群众过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
“虽然天气寒冷,但军垦文化广场上却人山人海,不仅有秧歌队、舞狮队、花棍队等社火队伍,还融进了自行车队、太极拳队、气模队、动漫人物队、哈萨克族驼马队等队伍,表演的内容也特别丰富。”八师一四三团紫泥泉二连连长阿依丁说,他是社火队伍中的一员,每年这里举办元宵节军垦社火活动,他都要带着连队的哈萨克族驼马队参加。
“我们的队伍有7匹马和3只骆驼,大家都穿着哈萨克族服装,把骆驼和马都装饰一番。巡游结束后,我们还会举办冬季赛马、叼羊、‘姑娘追’等热闹的传统体育竞技比赛,为大家增添更多年味和趣味。”阿依丁说。
“社火表演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媒婆的表演,他们都是男扮女装,身穿紫红色的服饰,戴着假头套,手拿烟袋,涂脂抹粉,随着节奏,边走边做搞笑的动作,现场观众被逗得捧腹大笑。大家零距离感受传统年味,开开心心过大年。”石河子市市民冯新会说,社火表演让过年的氛围越来越浓,更让职工群众在热闹的文化活动中尽享美好生活。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活泼少年,如今,元宵节军垦社火已成为石河子市各族职工群众生活的一部分。
让军垦社火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在石河子市,元宵节军垦社火已成为持续时间长、参与度高、影响力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年,八师各团场、街道的社火队伍都会精心排练节目,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
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社火由来已久,每年春节,这里都会举办一场精彩的社火表演活动。2021年,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申报军垦民俗项目,并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这让当地民间文化艺术爱好者非常振奋。
今年50岁的冯军是石河子总场北泉镇一分场五连的“两委”成员,参加社火演出30多年,尤其擅长表演节目《打花棍》。“这些年,团场给予社火队伍大力支持,邀请专业的老师提供指导服务,还为队员购置了道具和服装,大家耍社火越来越有劲了。”冯军说。
石河子总场北泉镇还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请民间辅导老师为当地社区培养了一支老年花棍队,并为八师石河子总场第一小学培养了一支少儿花棍表演队,老少结合,以点带面,进一步凸显团场文体活动的军垦特色和民俗风味。
“2022年的元宵节,我们组织3个社区的社火队排练扭秧歌、打腰鼓、划旱船等民间传统社火节目,举办了元宵节社火巡游表演活动,并组队参加石河子市举办的元宵节军垦社火表演活动,我们的少儿花棍表演队和老年花棍队还经常走进社区表演节目,深受职工群众欢迎。”八师石河子总场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彭跃萍说,团场在上级拨付公共文化项目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每年还拿出20万元左右资金用于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发展,让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在石河子市新城街道工二三社区,活跃着一支社火队伍,今年65岁的丁爱英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
“我们的队伍里有老人,也有年轻人,大家都特别喜欢这项活动,每次市里耍社火,只要一招呼,70多人齐刷刷地都来参加。”丁爱英说,为了更好地进行划旱船、扭秧歌等社火表演,队员们经常在网络上学习,互相切磋技艺,表演得越来越精彩。
为了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石河子市,社火已经走进了校园。各学校利用社团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军垦社火的由来,学习社火表演技艺,并搭建平台,让孩子们表演舞狮、舞龙、划旱船、赶毛驴等传统社火节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元宵节军垦社火表演中。
“元宵节军垦社火作为石河子市文化传承的一张名片,深受职工群众的喜爱。这项群体活动需要几百人甚至上千人齐心协力完成,展现了兵团人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风貌,也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八师石河子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曹文说,他们将通过不断培养民间文化能人和队伍,积极挖掘、推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不断创作新颖的社火节目,让元宵节军垦社火这个非遗项目一直“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