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叶龙杰

兔年春节,到广东省广州市旅游的江西省南昌市市民张先生感到别样惊喜:他乘坐了一辆铺满蓝色海报并印着“健康生活号”的有轨电车。“真的很好!这个有轨电车专列被打造为健康生活方式的移动科普站,车厢内设置了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健康四大主题区域,游客随时随地能看到各种醒目的健康小提示。”张先生感叹。

据了解,“健康生活号”列车于1月17日在有轨电车海珠线广州塔站启动,同日发出的还有广州地铁一号线健康专列。“健康生活号”主题列车宣传活动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办、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承办,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和常见慢性病、癌症等主题分别开设专列,便于市民利用通勤碎片化时间沉浸式了解健康知识。专列在科普设计上加入了趣味性与互动性元素,比如扫码参加健康知识竞赛、观看科普短视频、进入小程序进行身体健康风险排查等。


(资料图片)

广州地铁一号线健康专列的科普内容以预防慢性病为主,将高血压、糖尿病、肝癌、肺癌、心理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科普重点,呈现在车厢内。这些宣传内容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邀请权威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专家团队进行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核,既具有专业性、权威性,又通俗易懂。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些富贵病的产生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广东省卫生健康宣教中心主任郑子谦介绍,近年来,广东省卫生健康部门注重利用立体化、多层次、全媒体形式,向群众普及疾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技能,倡导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如在广州塔等城市地标性建筑开展亮灯活动,打造“广东居民健康公约三字经”、地铁健康列车等宣传品牌。

“以小切口推动健康教育形式发生大变化,把慢性病防控知识和健康科普知识化繁为简,让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满足的是民生健康大需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元亮表示,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多途径、多维度、多形式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创新健康宣传模式,加大科普供给力度,不断完善健康科普工作机制,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念的牢固树立,打造健康教育“广东样板”。

短评

让权威的健康科普强势出击

每个人的健康素养水平直接影响健康水平,各项研究已经表明,防病工作做得扎实,治病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当下,老百姓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但供方良莠不齐,线上线下传播的健康科普内容纷繁冗杂、真假难辨,质量上乘的健康知识成为一种紧俏资源。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亟待权威机构、权威声音的强势出击。

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要接触权威的健康科普信息仍然不太容易。一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荷大、学历不高等因素,影响健康科普的深入生动开展。另一方面,大医院的专家忙于看病,还要分身于科研、带教等工作,对健康科普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地方的健康宣教机构在内容生产、渠道传播、平台展示上缺乏创新活力,宣教的内容、语言与受众的口味不一致。当前的健康科普领域仍存在“劣币”与“良币”相互竞争的局面。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慢病高发态势,叠加新冠疫情,健康科普的重要性更为凸显。提升健康科普的渗透率和转化效果,需要有关各方主动作为、创新方式、融合资源。广东省卫生宣教机构在春节期间开通“健康生活号”,让健康知识与居民、游客的脚步产生紧密关联,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期待更多健康科普的“良币”被生产出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