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浙江省主场活动张雨滴摄
中新网嘉兴2月5日电(张雨滴)火红灯笼闹元宵,张灯结彩年味浓。当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遇到了元宵节,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带着“年味、乡土味、文化味”,共同唱响浙江大地的乡村文化繁荣新景象。
2月5日晚,2023年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浙江省主场活动在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永庆村文化礼堂开演。
(资料图)
各行各业齐上阵 农村百姓显神通
晚会在热闹的开场曲《张灯结彩》中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浙江省各地文化礼堂的歌手齐声歌唱,舞台上展示的海盐滚灯、塘工号子、沈荡酿酒等海盐非遗元素和歌舞表演,把观众一下带进了欢乐的“年味”里。
“在开场表演中,我们展示的是沈荡镇历史悠久的酿酒技艺,该技艺至今为止已经有136年的文化底蕴了,由18项工艺来进行酿制,希望老百姓看到表演能够更加了解沈荡的文化特色。”参与开场表演的沈荡镇五圣村党总支委员董哲说。
据董哲介绍,表演沈荡酿酒技艺的演员们来自沈荡镇各个村子的文艺工作者。“现在沈荡镇每个村都有文化礼堂,平常我们会在各个文化礼堂进行表演排练,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30余场表演。”
演出现场 张雨滴 摄
海盐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玲表示,海盐县充分发挥文化礼堂集聚人气,共乐共享作用,每个节庆提供一场大型演出、每个季度提供一场公益培训,截至目前,共有品牌活动85项,举办文化活动千余场次。
今年,来自浙江省各地的农民群众登上了浙江省“我们的村晚”主场活动的舞台,海边渔民、山区果农、务农村嫂、乡村致富带头人等数百人,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模仿秀、戏剧小品、杂技等,带来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大餐。
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的村民带来的非遗武术表演《船拳》,每一拳都打出农民的精神头;来自德清县莫干山镇东沈村的年轻创业者,弹着吉他演唱《乡村合伙人》,为大家娓娓道来一段乡村小镇因年轻创业者的到来发生变化;小品《橘子红了》讲述了正为销路发愁的果农老何,用直播代货的方式解决出售难题的故事,让老何家的“橘子红了”……
据了解,今年的15个节目是由各地推荐报送的近200个节目中遴选而来,其中就包括“我要上村晚”系列的村歌大赛、小品大赛等获奖作品。
放大“村晚”效应 释放“村晚”红利
2022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建成20511家,实现“全覆盖”。浙江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乡村文化挖掘培育机制,通过“我要上村晚”戏剧小品大赛、村歌大赛、主持人大赛等,实现“我们的村晚”贯穿全年,深入挖掘培育浙江乡村文化和文化人才,展现乡土文化、浙江形象厚积力量。
如今,在文化礼堂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晚,已经成为浙江乡村老百姓们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节庆活动。据统计,2023年春节前后,已有线上线下总计5800余场“我们的村晚”在浙江省各地农村文化礼堂上演。
1月11日晚,嘉善县2023年“我们的村晚”文艺晚会暨文化礼堂原创节目展演活动上,嘉善籍青年越剧演员张艾嘉回到家乡舞台倾情演出。多年来,张艾嘉坚持用艺术才干回馈家乡百姓,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礼堂“驻堂民星”。
寒假期间,张艾嘉经常往返上海与嘉善两地,为孩子们带去“越剧冬令营”课程,除了越剧演员的唱念做打教学之外,还有越剧知识科普、嘉善地方戏历史等内容,吸引了一大批孩子学习并爱上戏曲艺术,了解传统文化。
“让孩子们了解我们戏曲的美,知道我们传统文化的美,我觉得这作为我的初衷来说,教育的意义已经达到了。”张艾嘉说。
如今,浙江“我们的村晚”品牌已经走向全国,成为“国家样板”。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前不久,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公布,浙江又有四个村子入选,成为全国入选示范点最多的省份。
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我们的村晚”已从村民们的小联欢成为浙江乡村群众的不可缺少的年味“硬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