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1月23日,广西文化旅游嘉年华在市区半岛公园举行。其中,广西首次举办的“人工智能+文旅”装备展以“智汇广西·创享文旅——AI赋能文旅新生态”为主题,汇聚46家区内外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集中展示全国最先进的文旅装备与本土创新应用场景,以科技质感与未来视野,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之内,科技与文旅的融合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生动实践。在户外表演观赏区,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近地载人飞行器引发观众阵阵惊叹,山地景区物资运输的无人机为提升文旅景区运营运输效率提供了更大便利。与此同时,展区内搭载AI作曲系统的机器人乐队精彩演绎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通过实时捕捉观众情绪智能调整演奏风格,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文化演艺领域的创新应用。

“人工智能+文旅”装备展馆内,机器人弹奏、跳舞吸引众多游客。记者 覃蔚峰 摄

在智慧出行方面,无人驾驶观光接驳车和智能导览机器人组成了一套完整的景区智能服务系统。前者能够精准识别交通信号、避让行人,实现景区内部交通的智能化管理;后者支持13国语言无缝切换,为不同国籍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服务,共同构建起智慧景区的新型服务体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骨骼机器人、双下肢髋关节助力设备等可穿戴助力设备的应用,可应用于爬山、户外旅行等场景。这些设备已在广西多个景区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游客登山游览的疲劳感,体现了科技对旅游体验的细致呵护。而AI拍照机和智能咖啡机、泡茶机器人等轻量化应用,则通过7秒生成纪念照、一分钟定制拉花咖啡、全自动化泡茶等贴心服务,让科技融入旅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不仅如此,在2025年广西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中,平台与百色市联合开发“一键游广西·百色频道”和“智慧会务服务系统”,实时更新大会资讯、提供便捷服务窗口。可随时查阅百色最新的文旅资讯,轻松预订景区门票和酒店;还能进行AI定制线路和导游预约等服务。

在沉浸式体验领域,VR大空间项目支持多人在线协同互动,为红色研学、文化探险等新业态提供技术支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南宁本土企业研发的AIGC短剧共创平台和实现技术出海的AIGC短剧,展现了广西在数字内容创作领域的创新活力,为中国—东盟数字文化交流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装备展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广西在推动文旅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创新成果,更预示着人工智能将成为驱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各项智能技术的落地应用,广西文旅产业正在谱写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新篇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