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柳州1月19日电 题:告别巡诊“老三件” 广西村医携“新N件”访邻里
【资料图】
作者 李娇阳
傍晚时分,51岁的张唐象把医药箱往汽车后座一放,驱车前往广西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古木村几位高龄老人住所,开展入户随访。
从前,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是他入户随访时携带的“老三件”。如今,指氧仪等“新N件”是他医药箱里的“标配”。
带着新增的仪器设备,张唐象走进一座红砖院落。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坐在门边等候。他将指氧仪夹在老人手指上,电子屏上很快便显示出实时数据。“没有问题。”张唐象取下仪器,松了口气,笑着对老人说。
“我们会定期上门巡诊,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血压、血糖、血氧等检测。”张唐象表示,与中国许多乡村相似,古木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村里常住的以老年人居多,且他们多数患有基础疾病,防护意识比较薄弱,加强健康监测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新冠重症的发生。
春节临近,村里迎来“返乡潮”。上一轮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时,村医张唐象每日接诊人数过百。面对节前的人员流动,他表现得从容且镇定。
目前,中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长时间驻守地方的乡村医生对其服务范围内的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基本情况较熟悉,因而成为农村疫情防控的“主力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疫情防控和救治的“第一道防线”。为实现“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基层卫生机构需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
张唐象所在的石碑坪镇古木村卫生室,是该村唯一的医疗卫生机构,其门上贴着张唐象的个人联系方式。驻村30余载,他已成为全村两千余名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每天下班回家后,张唐象还会通过电话与高龄老人的家人取得联系,关注老人们的健康状况。“设施设备的升级有助于提高诊疗效率,畅通的乡村道路和快速转诊通道能很大程度确保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他表示,如今,正常诊疗已经恢复,退热类、清热解毒类药品供应充足。
由于春运期间人员流动较为密集,中国多地发布信息,春节前后或迎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小高峰,各地加大医疗物资保障力度,精准做好农村、学校等重点区域医疗物资供给。
据悉,中国60余万个村卫生室指氧仪已配备到位。截至1月17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类药物在连续17天保持2亿片产能的基础上,目前已累计供应51.4亿片,可以充分保障用药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