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再生,千古不易
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盛大开幕
六月的广州,阳光灿烂、生机勃勃,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于2024年6月30日下午3点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巡展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让流失海外及台湾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得以在国内广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阳成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宏宝、校史文博馆郭小川馆长等领导,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杨小彦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多所高校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广东省粤东西北美术轮训教师和广州市学校美育工作提升项目校代表教师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谢朝阳书记主持。
阳成伟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展览,为观众梳理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的发展脉络、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同时,也冀望观众铭记国宝流失海外的历史,只有振兴中华,才能更好地守护文物、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教授宣布展览开幕,并在论坛环节中分享了打造“数字再生博物馆”的心路历程,从数字技术的发展到对品质的追求,只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策划能力以及数字资源,就能把“数字再生博物馆”建成一个可践行的理念。
开幕式后的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共同就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文化研究及传播进行了探讨。研讨会主要围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文化价值、增进我国青少年对国家文化认同的路径与方法、流失海外的中国经典书画研究与传播价值、美术馆进校园、美术展进课堂的实验模式、讲好中国故事,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美育路径探讨等议题展开。
论坛由著名学者中山大学杨小彦教授主持。他提出数字再生博物馆不仅要展览,还要下沉到基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大数据、网络时代一个非常可喜的新传播渠道。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凯宏教授表示,数字再生博物馆非常契合国家艺术基金的初心,讲中国故事,向国内外交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少斌教授认为数字再生博物馆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面对系统全面的书画作品,数字化传播具有现实意义,文化传播和基础美育的结合具有开拓性。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小军教授对罗广院长发出邀请,希望数字再生博物馆能够来到肇庆学院展览,挖掘、推动地方文化。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提到,项目符合省“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要求,展览已经走进粤东西北,5月份去河源,6月份去到湛江展览。能让偏远地区的孩子看到这么高清的艺术作品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此次展览对中小学师生以及校长们的触动都很大。
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张思燕教授提到美育教育过程里的实际应用,她认为数字再生博物馆有利于提高老师、学生的眼力。我们可以通过艺术引导港澳子弟学生,先爱这个艺术,同时爱他生活的地方,爱我们的祖国。通过艺术作品培养港澳子弟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意识。
华师美院教师华年副教授在本次论坛提出艺术作品借助数字技术进行交流,它的价值意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同时提出,经典书画作品进校园,颠覆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场景,使这些资源有转换为课程的可行性。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广州艺术博物院学术部副主任黎丽明研究员用“洒下一粒种子,长成一片森林”来形容此次项目。怎么样普及美术教育,或者说通过美术作品怎么样去讲中国文化,数字再生博物馆的这一批作品就是我们的答案。
最后,罗广院长呼吁,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在这样的一个更大更高的平台上,打造一个具有学术引领的学校美育平台:数字再生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提高其展示传播水平,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活化利用,而且能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灵魂”传承永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重现中华文化璀璨光彩。
撰稿:陈雨欣
摄影:彭宇宪 谭渊俊 梁立典 欧阳可乙 詹欣和
编辑:陈雨欣
初审:廖智辉
复审:罗广
终审:谢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