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危机与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碳中和”已成为各国战略的核心议题。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并通过”1+N”政策体系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在这一进程中,热立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热立方”)凭借其高效节能的热泵技术,成为清洁能源替代与低碳供暖领域的标杆企业,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一、政策驱动: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机遇

中国碳排放的73.2%来自能源消耗,其中电力、工业与交通是主要排放源。为实现碳中和,政策明确六大发力方向:调整能源结构、产业转型、提升能效、低碳技术推广、健全市场机制及增加生态碳汇。热泵技术因其高能效、零排放特性,被国际能源署列为“碳中和关键路径”,预计2045年全球50%的家庭供暖将依赖热泵。

热立方的核心产品——地暖机系统,正是响应政策导向的典型解决方案:

替代化石能源:通过电能驱动热泵,直接减少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依赖,助力电力行业脱碳;

能效突破:热泵制热能效高达425%,远超传统空调与燃气锅炉,契合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年均下降9%的严苛要求;

多场景覆盖:从家庭冷暖到工农业烘干,全面渗透高耗能领域,推动工业与建筑节能。

二、技术突破:热泵技术的碳中和价值

热立方的技术创新,直击碳中和痛点:

1. 能源结构转型:清洁供暖的中坚力量

中国北方冬季燃煤取暖是雾霾与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热立方地暖机采用EVI喷气增焓技术,在-35℃极寒环境下稳定制热,替代燃煤锅炉与燃气壁挂炉。以挪威奥斯陆用户为例,200㎡房屋年采暖电费仅300欧元,碳排放量较传统方式减少80%。

2. 工业与建筑减排:全场景节能方案

工业与建筑领域占中国碳排放的80%以上。热立方针对工农业烘干、商用冷暖等场景提供定制化热泵解决方案。此外,地冷机通过地面水循环制冷,无风感、低噪音,破解中央空调高耗能难题,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3. 国际标准与认证:技术实力的全球背书

热立方产品通过欧洲Q-Label认证及高能效等级A+++认证,多项技术指标超越欧盟标准。其高标准实验室与清华研发团队,持续推动热泵能效提升与环保制冷剂应用,契合中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方向。

热泵技术,碳中和时代的“温暖答案”

从挪威极寒之地到中国北方乡村,热立方用20年技术积淀证明:热泵不仅是替代化石能源的工具,更是重构能源体系、实现绿色增长的引擎。在“双碳”目标的政策东风下,热立方以科技之力,为全球用户提供“冷暖自由”,为地球减负。选择热立方,就是选择一条经济与生态共赢的未来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