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

7月28日上午,自治区博物馆“故宫厅”揭牌。当日,“盛世琳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展”作为“故宫厅”首个展览迎来观者如潮。

走进位于自治区博物馆三楼的“故宫厅”,古香古色的门厅,蓝底金字的匾额,朱红、明黄、霁蓝,这些故宫里的“国宝色”被巧妙地运用在布展的细节中,让观众在一种雍容祥和的氛围中欣赏这些温润华美的玉器。

中国古代玉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到了清代,尤其是乾隆时期,中国古代玉雕艺术的发展达到高峰。故宫博物院所藏明清皇家玉器数量之多、品质之优,为世界上任何博物馆所不及。本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藏近19000件(套)清代玉雕艺术品中,遴选了100件(套)精品,分为“受命于天”“法相梵音”“玉不去身”“清室雅伴”“几暇清赏”“含英咀华”六个单元。观众可以从玉器的功能、材质、工艺、造型、纹饰、内涵等方面欣赏到清代玉雕艺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由近及远,体味中华玉文化的渊源有自、绵延不绝。

“敬天法祖之宝”碧玉交龙钮、“太上皇帝之宝”青玉交龙钮、青玉甪端香薰、白玉三星图插屏、黄玉鳌鱼式花插、紫檀嵌白玉云龙纹冠架、白玉三峰笔架……展览中的玉器大到敬天地、安邦国的礼器,庄严肃穆的佛像、祭器,小到彰显身份、象征品性的陈设、首饰和日常饮食所用的杯盘箸匙,体现出清代玉器特别是乾隆朝玉器选材精良、器形规整、设计巧妙、意境高雅、雕工精美的特点,令人目不暇接。

尤其令人惊叹的是:这些精美绝伦的玉器,大部分是用新疆和田玉制造的。一些采玉题材也被表现在多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玉山子和玉插屏上。“乾隆二十四年勘定南北疆以后,大量的新疆和田玉料由官府统一管理、开采,并源源不断入贡朝廷。正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乾隆时期玉器发展迎来了一个高峰。”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工艺组组长、研究馆员张林杰向观众介绍了和田玉被广泛运用到清朝宫廷玉器中的历史。

清廷设驻疆大臣,施行贡玉制度,和田所产玉石被当作赋税固定下来,拣选好料送京。乾隆帝亲自过问、直接参与玉器设计、制作的全过程,以自身的修养、学识、品位影响包括玉器在内的皇家艺术创作。因此,这些材质精美、技艺精湛、鬼斧神工的玉器,因有别于民间,极具皇家气度,被称为“内廷恭造之式”。

“这些玉器从选料到工艺都是一流的,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能这么集中、大规模地看到这些精品玉器,真是太难得了。”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珠宝专业首席检验师、和田玉鉴定专家李新岭在展厅里流连在每一件展品前,“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么精美的故宫藏品,感谢故宫对新疆文化事业的支持。”

“于阗采玉春复秋,用作正赋输皇州。”在一件刻有乾隆御题诗《于阗采玉》的玉摆件前,乌鲁木齐市民王蒙反复观看。听说“故宫厅”开展,他一大早就从家赶来。“一件小小的玉器承载了清雅意境、历史风貌,精美的雕工更让我感受到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王蒙说。

“妈妈,这是什么呀?太漂亮了!”在一副用料考究、精雕细琢的青玉白玉双陆棋子前,两个小朋友好奇地问。年轻的妈妈米日古丽回答:“这是古代的一种棋。”她说,一周前,她就为一双儿女预约来看展,“将来有机会,我还要带他们去故宫看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