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城市赶大集④】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冬梅

傍晚,太阳余晖还未散去,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的德港万达广场门前,20余辆私家车一字排开,后备箱齐刷刷打开,潮流青春的口号标语悬挂其间,摊主们陆续开始营业。规模不大,但饮品甜点、文创产品、手工艺品、休闲服饰等应有尽有,吸引了不少顾客驻足流连,夏日夜晚的烟火气升腾出些许浪漫气息。


(资料图)

王豪杰和妻子连续多日在这里出摊,两人之前在单位上班,今年初结婚后,打算自己创业。每当在微信群里得知有后备箱市集活动,王豪杰就会开着车到市集出摊,销售发卡、玩偶、挂件、盆栽、花束等物品,一天有两三百元收入,生意好时能有七八百元。

“摆摊卖货的摊主,基本以‘80后’‘90后’为主,在后备箱市集,我们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王豪杰说话间,这个挂着“快来人呐”招牌的摊位前,又来了几位顾客。

“隔着马路,就听到了市集里传出来的喧哗声和音乐声。”市民赵倩说,她家就在附近小区,路过这里,不由得想进去逛一逛。

“市集太好逛了,这里的商品价格不贵,而且小饰品、文创品都很好玩,款式也比较新颖。”说话间,赵倩看中了王豪杰摊位上的一款手工编织包,拿着包仔细看了看后将它收入囊中。

咸鱼摆摊记、17的冰汤圆、贩卖美好……个性的招牌吸引着不少人的目光。范晓蕊和男朋友刚到市集,就被手作涂色吸引,花20元买了一个石膏娃娃,拿着摊主王曼婷送的颜料,坐在一旁的小桌子前开始认真涂色。在他们周围,还有不少家长陪着孩子一起描涂。“我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范晓蕊一边说着,一边将石膏娃娃的头发涂上了金色。

27岁的王曼婷发现,除了孩子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外,不少年轻人也很喜欢。发现商机后,王曼婷每晚都来摆摊,生意好的时候父母也来一起帮忙。

当夜幕降临,后备箱的彩灯装饰、小摊上架着的小灯一一亮起,每辆车的后备箱前都挤满了顾客。一个个五彩缤纷的后备箱,既是对新创业模式的探索,也承载着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闫明和妻子在市集上售卖冰粉、冰汤圆,他们每天把摊位收拾得干净利落。“做食品必须要保证卫生,另外在食品口味上也需要不断调整改良。”闫明说,后期他还准备推出更多新品,将来争取开个店。

因为参加场次多,闫明也观察到后备箱市集发生的变化。他说,以前的市集比较散乱,大多数是爱好者自发找到一个地方就开市,现在市集更有规模,也更有人气,热闹而有序。

后备箱市集采用即停即走的新消费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下班时间聚集于此,社交、爱好装进了小小的后备箱。前来逛市集的市民流连于各色小摊,尽情体验潮流文化,感受市集带来的情怀和氛围。

“市集很热闹,摊位设计也有氛围感,夜晚来这里逛逛特别惬意。”市民路誉和朋友穿梭在摊位间,尽情享受消费新体验。

从最初只在固定时间段开市,到如今常态化开市,后备箱市集给很多年轻人提供了创业机会。“创业机会越来越多,只要愿意干,就会有收获,就能赢得更好的未来。”“17的冰汤圆”摊主王静雯说。

在后备箱市集,销售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一种情怀和氛围,它满足了市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点亮了城市的夜经济,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满满的烟火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