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绿肥和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田,研究员高菊生、副研究员黄晶光着脚插早稻。
祁阳红壤实验站科技工作人员多年接续努力,形成“红壤双季稻田地力提升与关键技术”,荣获2021年度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
眼下,该技术在早稻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科技工作人员继续努力探索。
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科学试验方向
开展绿肥和稻草还田定位试验有何意义?
黄晶介绍,红壤是我国南方大面积分布的一种土壤,如同人的衰老一样,红壤以300万年降低一个pH值单位的速度自然酸化。不合理施肥、滥用化肥等,酸化速度会提速100万倍,30年就有可能下降一个pH值单位。一般情况下,土壤pH值4.2以下,农作物无法生长。
而且,农作物所需的大部分养分由土壤供给,土壤营养均衡,才能优质高产。
祁阳红壤实验站1960年建站,是全国开展长期定位试验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样品和数据积累最完整的农业科研实验站,积累土壤样品3万多份、植株样品5000多份、观测研究数据160余万个。
高菊生说,农业科学研究要顺应国家和生产实际之需。针对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大米品质,2012年,他们以站里多年开展的绿肥定位试验为基础,从过去注重改良红壤肥力、追求水稻高产,向推动水稻优质高产方向努力,提出让红壤地“吃饱吃好”保持健康解决方案。
高菊生、黄晶等对站里大量资料进行分析,决定在红壤稻田开展施用氮磷钾化肥、氮磷钾化肥+紫云英、氮磷钾化肥+早稻秸秆还田、氮磷钾化肥+早稻秸秆还田+晚稻秸秆还田、氮磷钾化肥+晚稻秸秆还田+紫云英、氮磷钾化肥+早稻秸秆还田+晚稻秸秆还田+紫云英6种对比试验。
静候“时间开花”,形成4套解决方案
农业实验是静候“时间开花”的漫长过程。
赤脚走田间,晴天迎烈日,雨天一身泥……高菊生、黄晶等至少每3天记录一次水稻生长、病虫害等的情况、数据,每年在田间地头工作300余天。他们先后用了30多本实验数据登记本,记录20多万组数据。
在坚持传统监测的同时,科技工作人员利用现代科研设备,对试验田土壤、水稻植株的微生物变化、活动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了解土壤的动态变化。
试验发现,晚稻留高茬套种绿肥、绿肥水稻秸秆联合还田,土壤全氮、有机质可增长5%—8%,减少化肥使用15%—20%,亩产比之前增加50至60公斤,土壤理化性质持续改善,抗侵蚀能力得到提升。总结形成“固碳节育保肥、固碳节肥丰产、调碳增效改良、调碳增肥改土”4种紫云英、水稻秸秆联合还田模式,应用于不同的红壤地。
推广1900余万亩,节本增效26.97亿元
“草籽种3年,废田变肥田。”衡阳市祁东县归阳镇煜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小阳介绍,紫云英又叫草籽花,他们在祁阳红壤实验站科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2017年起实施稻草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效果明显。去年,合作社种田2000余亩,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20%,节省开支100多元。土壤肥力、通透性提高10%。
合作社推出的紫云英富硒大米,经权威部门鉴定米质优良,供不应求。
“秸秆+紫云英还田,还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祁阳市肖家镇种粮大户刘志华说。
2017年,祁阳红壤实验站科技工作人员动员刘志华实施秸秆+紫云英还田措施,当时,刘志华将信将疑。为此,高菊生、黄晶等主动帮着粉碎秸秆、压埋紫云英做底肥。
去年,刘志华种田1000多亩,化肥使用减量,稻谷亩产比以前增加10%,米质提升,增收10余万元。
祁阳红壤实验站站长张会民研究员介绍,到目前,“固碳节育保肥、固碳节肥丰产、调碳增效改良、调碳增肥改土”4种紫云英、水稻秸秆联合还田模式,在南方红壤稻区累计推广1900余万亩,节本增效26.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