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甘肃频道11月12日电(李建强、麻富科)83岁那年,独居老人王凡儿多了一个“贤儿子”。一有人来访,老人就要竖起大拇指夸赞:“我的‘贤娃儿’心疼,他俩都疼我!”
今年85岁的王凡儿是甘肃省陇西县德兴乡范家渠村的一位留守老人。8年前,她的儿子朱俊贤到浙江省杭州市打工,被一家企业相中,高薪留人的劳务合同一签就是10年。满心牵挂的朱俊贤多次想解除合同回家照顾老人,却禁不住老人的软磨硬劝:“娃儿,你找一个好工作不容易,孙娃儿也能在大城市念书。我腿脚还能动,还能照管自己。”
2020年3月,陇西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干部张继贤驻村担任范家渠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当了解到全村1400多人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常年外出务工,村里有不少留守老人时,他便发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把照料留守老人作为“暖心事”来抓。
【资料图】
他和村文书来到留守老人中年龄最大的王凡儿家中,拉着老人的手促膝而谈。听说老人身体健康、起居还能自理,但从家门外的水龙头提水不方便,便给老人买来米、面、油、蔬、果、肉,并将老人家中所有的水缸都挑满水。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张继贤就会上门看望老人,并自掏腰包买上各种生活用品,将老人家中的冰箱装满。
这件事,朱俊贤一开始并不知道。听说后,他眼圈一红,拨通语音电话道谢,并给张继贤发来红包。一向寡言少语的张继贤说:“这没啥,都是我应该做的,红包我不能收。”朱俊贤说:“你能帮我代买东西、照顾老人我已很感激了,买东西的钱你还是要收下!”
从此,张继贤接力朱俊贤敬起孝心。他不但受托定期帮老人买东西,每次上门还会拨通朱俊贤的视频电话,让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能和远在外地的儿孙“云”见面。
范家渠村党员帮扶留守老人的故事,是陇西县“党群连心线”工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陇西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程中,突出党建引领,深化“党群连心线”工程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着力培育形成党建综合体。
陇西县德兴乡党委书记张笃说,当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锻造引领乡村治理“主心骨”,着力打造乡村“困难有人帮,服务有人办,治安有人管,矛盾有人解”的乡村治理环境。
在陇西县和平乡,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一个工作组、一窗综合受理、一套响应机制、一张表单流转、一套管理制度”等“五个一”机制,前移为民办事窗口。乡党委书记李东说,他们每周组织村干部到社集中开展一次民事办理,形成“受理—分类—办结—反馈—备案”的闭环管理制度。
“敬老是农村人的本分,更是党员干部的本职。”张继贤说,“我们身在农村,所能做的就是把实事干实,把老百姓的心焐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