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28日电(何慧康正东郭永强)当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提前筹划,出台“粮”策,稳面积、提质效,强龙头、延链条,保障粮食增产安全。

这几天,在武山县沿安乡千亩小麦种植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对土地进行深翻,大型耕地机几个来回就将地块翻“熟”。“这片地总共有1500亩,由于冬天比较干旱,种的油菜大多旱死了。为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我们决定在这里打造1500亩的春小麦种植点,这样既挽救回了损失,又实现粮食增产。”李庄村驻村干部史成林介绍说,经过与村民协商,该片区域以合作社为主导,进行耕种,村民只负责收获,集中耕种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与此同时,在当地海拔1500米的四门镇5000亩冬小麦种植基地,雨后麦苗青青。针对该片区域部分土地撂荒现象,四门镇去年投资6万元开通了2.7公里的产业路,又联系该县农发公司为农民免费提供冬小麦种子、有机肥复合肥等,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地是农民的根本。以前交通不太行,不方便,现在都是机械化务农,路修宽宽的了,种地方便了,政府去年还给了肥料,现在麦苗看起来长势不错。”种粮政策让四门镇西堡村村民汪天佑对种植小麦积极性很高。

在北部干旱乡镇咀头乡宋坡区域15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基地,三台大型耕地机在平整的地里来回穿梭,被深翻的土地冒出热气,泥土味弥漫整个山岗;田地边缘机器“照顾”不到的地方,农民拿着铁锹,手动覆膜,干得起劲。“我们对这片撂荒地进行整治,引进第三方龙头企业复合种植大豆玉米,壮大村集体经济,确保村民增收增产。”宋坡村党支部书记黄书军说。

目前,武山县已累计储备化肥2.3万吨、种薯1.1万吨、农膜1200吨、中药材种子850吨,调运储备拖拉机、铺膜机等各类农机具3200多台套,兑付农机购置补贴260多台套110万元,保障了春耕生产农资农机需求。同时,该县组织120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春耕生产一线,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150多期,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有效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组织人员机械对全县六大万亩灌区进行清淤疏浚,完成渠道清淤29公里,保障了春灌用水需求。

据介绍,武山县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为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农田“非粮化”,制定了《武山县2023年旱作农业实施方案》《武山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和项目实施方案》等“粮”策,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3.8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16.1万吨以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