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近日,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羲皇故里”甘肃天水举行。相传,伏羲氏作琴瑟,让音乐走进了先民的生活。伏羲所作之琴,在中华大地流传数千年。秦州区的一名年轻斫琴师张涛,用传统的手艺,斫磨出了一张张伏羲琴,也就是今天的古琴。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古时又称瑶琴、玉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拨奏弦鸣乐器。2003年11月,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古琴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期】天水市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涛
(相关资料图)
古人(制琴)它是把好多思想都结合在了一张古琴上面的,像一张古琴的长度,它是三尺六寸五,就象征一年的365天,然后古琴上面有13个徽位,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古琴它是木坯做完之后,在上面是要用漆来做的,而且这个雕漆技艺也是咱们天水历史比较久远的一项技能(艺)。
【解说】张涛今年36岁,是天水市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从2009年开始学习古琴制作,到现在已有14年。
【同期】天水市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涛
我的主修专业和古琴还不太搭,我上大学那会儿学的是机电。当时就是从电视上面听到古琴曲,然后才慢慢了解知道了古琴。刚开始我也是琴筝不分,把古筝以为是古琴,后来才知道原来古筝是21根弦,古琴是7根弦,古筝的声音特别亮丽,但是古琴的声音就比较沉稳一些。正因为是自己喜欢(古琴),托朋友到外地去看了一下,然后(买古琴的)钱也挺贵的,就想说这个琴自己能不能做。
【解说】在甘肃天水,熊尚德斫琴的手艺为人称道,张涛便拜其门下学习斫琴技艺。在和古琴打交道的这些年里,张涛坦言,最难的就是坚持。从二十岁心态浮躁的年纪开始,枯燥繁琐的制琴经历让他饱受辛苦。
【同期】天水市古琴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涛
最困难的就是刚开始刨木头刨不平,然后锯锯子也锯不直,刨木头刨一天下来之后,手心里面全是水泡特别疼。然后锯锯子也锯不直,锯完之后还得再修,我就觉得特别麻烦。接触到做大漆的时候,那段时期确实挺困难的,因为生漆和人皮肤接触,有些人会皮肤过敏,然后身上就特别痒,也肿起来了。当时我最严重的一次就是脑袋都肿了,眼睛也睁不开,反正肿了有一个多月特别难受。想过放弃,后面看用漆做出来的东西也挺漂亮的,慢慢还是坚持下来了。
【解说】如今张涛和爱人在当地开设了一间琴道馆,每个月开设公益习琴课程,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知琴、学琴、弹琴,让玉瑶之音在它的家乡传续下去。
【同期】张涛爱人王娟娟
在生活中的话,他其实就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是在说到琴的时候,话也就多了。做这个事情的话他不是说每天早上9点这样上班,而是从早上一直到晚上12点多才上来(回家),我叫他也不上来(回家),也比较执着。虽然很苦但是以后我也会一直支持他,让他的斫琴事业可以一直发展下去,我们的琴馆也会一直开下去。
【解说】目前,古琴正从少数人的高雅乐器向社会大众化转变,张涛夫妇认为,古琴能给人带来安宁的心境。在当下,社会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不时会心态烦躁,也就有更多人愿意在古琴声中找到宁静。(完)
王牧雨崔琳李亚龙甘肃天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