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陇水间的和畅宋风⑤
一
北宋时,都城东京汴梁发展成为一个“人口逾百万,富丽天下无”的大都市。
【资料图】
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无限怅惘地追忆旧京景象:“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仁宗庆历年间无疑是太平盛世。
“歌诗应时而作”!比较小众的词从晚唐经五代到北宋初期,整体形成的是一种情致温婉、笔调娴雅的风格。众多词人笔下,汴梁的生活方式有太多的“富贵相、脂粉气、儿女态”,比如张先吟咏出“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的绝句;柳永徘徊在“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之中;晏殊叹息于“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欧阳修则伤感地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号称北宋九全之才的名臣范仲淹,亦不能免俗,曾写过“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这样略显颓唐的词句。
▲范仲淹画像
不过,范仲淹在庆历二年,写了一首名为《城大顺回道中作》的小诗,却亦显露了另外一种豪迈的人生况味:
三月二十七;羌山始见花。
将军了边事,春老未还家。
范公所抒写的边城暮春景象在何处?
去甘肃省庆阳一探究竟。
二
四月的一日清晨,当地文友做向导,驱车从甘肃庆阳市华池县城(古柔远寨所在地)出发,向东行进,翻越老爷岭,进入山庄地界,隔山望去,一座古城遗址出现在视野里。
这便是范仲淹诗中所提到的大顺城。
▲大顺城遗址(流云摄)
芳草萋萋,杂花生树,黄土夯筑的古城在美丽春光中,仍然显得苍凉无限。
——大顺城全城地跨两山,周长3500余米,城墙残高4至5米,中间被一条小沟分为南、北两城。
——北城依山势而建,很不规则,占地约20万平方米。
——南城呈长方形,又分为内、外城,占地30万平方米。出城西门2公里即为古秦直道。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一千多年前,陪伴古城的还有一泓蜿蜒而明亮的人工湖。
大顺城建成时就结有水寨。
与大顺城遗址隔河而相对的有一座小山,名为庙洼山。在小山临近河岸处,至今可以看到一道长260米的人工修筑的土墙。
土墙残高仍有6米,顶宽则有2米,南面延伸至河边,与古城隔河相望。
文物工作者判断它是一处利用庙洼山山体自然滑坡而修筑的土坝遗迹。据此估算,土坝北连铁匠沟,南接庙沟,蓄水可长达数里,最宽处可达200多米,使得大顺城北、东、南三面环水,控扼要塞,自然有“百万雄师,莫可以前”之势。
三
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被贬任知庆州(治所在今庆阳市庆城县境内)。
范仲淹到达西北前线后,通过实地调查,对于西夏的攻击,他提出了“积极防御”的应对之策。他反对冒进到西夏境内发动大规模的攻击战,而是主张整顿边军、巩固防务,打一场持久的防御战。
而修城筑寨即是践行积极防御战略的措施之一。
范仲淹修筑的最有名的就是大顺城。
▲远眺大顺城(李元栋摄)
范仲淹选择的城址临近马铺寨。这个军寨早在宋天禧五年(1021年)就已设置,李元昊称帝反宋后,旋即被西夏占据。
在此修建一座边城,便可彻底掐断西夏南下关中的交通线。
西夏人当然明白马铺寨的重要性,派人日夜防范。
庆历二年(1042年)三月的一天,范仲淹秘密派遣其子范纯祐,率军攻占马铺寨,运去了筑城工具和材料,自己则亲住柔远寨策应。
两军对战,要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修筑一座大规模的城池,谈何容易。
▲华池的范文正公祠
范仲淹为此做了精心的准备,他先派一支先遣队悄悄抵达山顶,然后亲率将士抵达,按照军城的规范要求,指挥数千将士填沟削山,利用短短10天时间,一座黄土夯筑的土城便拔地而起。
大顺城筑成之后,与附近白豹、金汤等堡寨遥相呼应,构建了纵深的防御体系。
西夏人看到像是凭空变出的一座城池,惶恐不安,元昊亲率三万骑兵来夺城。
范仲淹沉着指挥将士与敌军拼杀。西夏军来势汹汹,却始终无法突破宋军防线。
血战中,西夏军队似乎不支,掉头撤退。范仲淹对这些伎俩早有防备,告诫将士“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夏军之计被识破以后,就仓皇撤退了。
之后,范仲淹又招募当地百姓轮流守卫大顺城,平日,在家耕种土地,农闲训练;战时,官家提供兵甲器具,参与作战,大顺城因此成为阻击西夏南下交通要冲上一个可攻可守的坚强堡垒。
大顺城的建成,意味着北宋终于有力遏制了西夏人对于西北边疆的袭扰。
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传到东京,宋仁宗看了大顺城的图纸大为惊叹,于是赐名大顺。
著名哲学家,关中学派的创始人张载,听说范仲淹筑城成功的消息后,写下了《大顺城记》。
庆历三年(1043年)暮春,大顺城完工后刚满一年。范仲淹去视察,看到沿途美丽的春景,心生感慨,就写下了《城大顺回道中作》这首诗。
四
范仲淹在庆州任职期间,他不改名士风流,闲暇之时写下不少诗词记叙自己的军旅生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阕《渔家傲·秋思》,勾勒了一幅令人难忘的塞上秋景:
▲《渔家傲·秋思》诗意图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笔下的“塞下秋来”“四面边声”“落日孤城”都能在大顺城周围找到对应的景色。
大顺城修筑时,曾被西夏人重围,这或许就是四面边声。
如今在老爷岭上眺望,四周群山攒聚,大顺城如同怒海孤舟,正好暗合孤城那一句中严峻的敌我态势。
“将军白发”的意象来自对国事忧心忡忡的范仲淹本人,“征夫泪”的意象自是那些防范西夏的宋军和修筑城堡的民夫了。
据说范仲淹写过多篇《渔家傲》,每篇的开头都是“塞下秋来”。
显然,词人对边塞的秋天更有感触。
年轻时的豪壮,总是要气吞山河才罢休。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这首《渔家傲》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词家论为开宋代边塞词之先声。
尽管以后的北宋词坛依然是婉约派词风占据主流,但范仲淹在边城的高歌,冲破了唐五代时期以来艳丽的词风,可以说是后来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先导。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刘小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