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的较量,良性的竞争,是汽车行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互捧与互黑,在汽车圈并不少见,比如BBA的惺惺相惜,以及前段时间仰望、银河品牌的发布,引起众多品牌主动出击的“祝贺与抬爱”等,成为了汽车行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资料图)

要说这几天汽车行业里面最具有看点的信息,就是长城汽车举报比亚迪,旗下的两款热销车型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陷入排放风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引起了很多吃瓜群众的围观和热议。孰是孰非等待官方定论,但就技术而言,比亚迪应该是并不缺少这方面的技术吧。

技术是车企立足市场并抢占更多市场份额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说实话,作为国产品牌崛起的中流砥柱,无论是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还是长城汽车等,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以及深厚的技术沉淀,当然了,比亚迪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也是有目共睹。

其实,早在2003年比亚迪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插电式混动系统”,5年之后便推出了“第一代DM混动系统”,并搭载在2008年12月15日上市的比亚迪F3DM这款车上。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比亚迪DM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也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DM-i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亚迪的总专利数在2.5万件,在整个汽车行业中占比15%还多。其中,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混合动力车辆,就是其专利之一。速递哥在仔细查看专利时发现,比亚迪早就有常压油箱,也有高压油箱的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专利摘要如下: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车辆处于电动模式时,根据预先建立的碳罐吸附模型确定碳罐吸附量;以及在所述碳罐吸附量大于预设值的情况下,将所述电动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进行碳罐脱附。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不增加零部件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在未启动发动机时也能够预估碳罐吸附量,并且在碳罐趋于饱和之前自动将车辆的运行模式切换为混合动力模式以实现以及时脱附碳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由于碳罐过载导致的燃油蒸汽泄漏等情况的发生,保证碳罐能够长期处于有效工作状态。

比亚迪基于DM-i串并联架构实现发动机和车轮的解耦,多控制单元的协同控制,以及对EV行驶里程、时间与炭罐特性的相关性深入研究,开发出了常压油箱的油气排放控制技术。这一技术实现了PHEV在炭罐饱和前,即使EV行驶下也会通过短时启动发动机,完成汽油蒸汽自由脱附。

长时间EV行驶下,6天左右会短时启动发动机,同时发电、润滑和脱附,既合法又合理。

从上述专利的部分摘要不难看出,比亚迪在这方面还是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和技术的。作为新能源的领跑者,比亚迪的技术优势远不止于此,正是凭借在新能源领域深耕20多年的经验和技术沉淀,才有了如今比亚迪旗下产品车型在市场中的一骑绝尘。

根据公开的销量显示,2022年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突破了186万台,2023年1-4月累计销量超过70万台,成为了新能源领域里面新的销量霸主。其中,旗下的DM-i产品车型的市场表现,为比亚迪反超竞争对手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作为比亚迪旗下的两大热销主力车型,可以说是同级别燃油车的颠覆者,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等优势集一身,估计也得不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三五年河东河西,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但前提是要拥有扎实的技术,同时还要有接地气亲民意的产品,如今的奇瑞汽车和比亚迪在市场中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英雄不问出处,好汉更应努力。时下的中国正面临着冲顶的重要时刻,眼下的国产品牌同样正面临着在汽车行业中的换道超车。速递哥认为国产品牌更应该劲往一处使,把国产汽车送进全球汽车市场第一热销阵营,毕竟,先行一步的家电行业,已经为汽车行业带了一个好兆头。

说实话,新能源领域比亚迪也带了一个好头,利用深厚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先后推出了王朝车系、海洋车系和腾势,各自在市场中的表现有目共睹,接下来,高端品牌仰望也将向豪华品牌发起冲击,比亚迪方程式也在蓄势待发。

看到其市场表现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我感觉时下的比亚迪还是被低估了,你说呢?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汽车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新媒体:车市速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