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租出去了,却拿不到租金,希望纪委推动解决!”今年上半年,在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中,溧水区纪委监委收到群众举报,石湫街道九塘村210户农民迟迟没有领到集体土地租金,村民多次到村委会讨要无果。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原来,该村将580多亩土地租给了一家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受疫情影响,公司经营不善,本应在去年年底支付的40万元租金,拖了几个月仍未支付。农户强烈要求尽快兑付。在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下,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兑现支农惠农政策,协同指定保险机构做好农业承保和理赔服务,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困难。之后,该公司将拖欠的租金付给了农户。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同时又帮助了企业纾难解困。

这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一个生动例证。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以来,南京市纪检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按照“小数据形成大决策、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制度养成大规范”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采取一领域一专项、一地区一方案的做法,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

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群众关切

“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是群众切肤之痛。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反腐为民、反腐惠民,把群众难点、痛点作为正风肃纪反腐的着眼点、着力点,通过一个个案件、一项项整治、一件件具体工作,努力交出为民执纪执法的‘温暖答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五年来,市纪委监委自觉把握“国之大者”,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重大战略实施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力保障惠民富民政策等决策部署在南京落地生根。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纪委监委先后在全市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以及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解决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等专项监督工作。每年都把治理“微腐败”列为年度正风反腐重点任务,统筹研判、找准方向、精准发力,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欺压百姓以及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等行为,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推进“打伞破网”常态化。2018年以来,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3460件4863人,给予处分186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26起,形成有力震慑。

在养老社保领域,针对低保、尊老金等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错保、漏保、骗保等问题线索420件、立案110人,督促补发尊老金388万余元;在交通领域,监督推动公共停车收费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私设车位乱收费、私自截留停车费等突出问题,给予处分375人;在城市管理领域,针对垃圾费监管漏洞,开展专项监督,推动多年沉淀的1827万元垃圾费退返到位,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失职失管等问题233件……

在今年开展的民生领域专项监督中,市纪委监委重点选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养老机构补贴、物业管理健康发展等领域,进一步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其中,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从资金违规使用、资源资产违规处置、虚报冒领补贴补偿等“小切口”入手,严查“跑冒滴漏”“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问题,发现资源出租体外循环、集体资产应进未进、违规列支慰问费等方面问题线索137件,已立案79人;在养老机构补贴方面,全面起底2.65亿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彻查虚报冒领养老补贴问题,发现公办养老机构违规使用资金、居家服务虚报数据套取补贴等问题线索109件,已立案23人;在物业管理健康发展方面,发现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线索113件,已立案36人。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能

善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监督手段,提升监督质效,是我市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监督的一个鲜明特点。近年来,市纪委监委指导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以“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为路径,高标准建设阳光惠民、医用耗材、应急管理、污染防治、防范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等信息化监管平台,紧盯惠民资金管理使用、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等,加强实时、在线、动态监管,为精准监督装上信息“慧眼”、插上科技“翅膀”。

六合区一名社区干部通过伪造“家庭贫困证明”,连续三年为其儿子骗取助学金11350元。“阳光惠民”监管平台上线运行后,各类信息逐步完善,这一问题在数据比对中浮出水面。该名社区干部最终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监管平台汇集了全市所有村(社区)干部及其重要社会关系情况,只要干部及其亲属享受了帮扶资金,系统就会自动预警。纪检监察机关根据预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比对核实,一旦发现违规违纪问题,立刻组织调查。“以前,这种优亲厚友的问题线索,我们大多依靠群众举报来获取。现在通过监管平台查看,资金流向清清楚楚,能更加有效地发现问题,更加精准地开展监督。”六合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中,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推进,以自动预警为导向,注重全面归集、实时掌握、动态监测重点领域权力运行风险隐患,通过打破数据壁垒、加强比对碰撞,提高发现问题能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亮灯预警,下好防范“先手棋”。每个监管平台上,纪检监察机关都设置了“再监督”模块,综合运用线上督导、实地抽查、预警督办、责任倒查等多种方式,全程追溯履职过程,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以及履职不力、监管不到位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督促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

据了解,“阳光惠民”监管系统归集民政、教育、农业农村等25个部门惠民资金779亿元,实现惠民资金、权力“一网统管、全程监管”。纪检监察机关借助平台深挖细查公权私用、优亲厚友等“微腐败”问题479个、立案236人,确保惠民政策精准落地、民生资金精准滴灌。

医用耗材阳光监管平台聚焦“医院、医生、企业”3类重点对象,“招标、采购、配送、结算、使用、支付”6个关键环节,将在宁1548家医疗机构、5.78万名医务人员、3197家耗材企业全部纳入监测,对1.96万个“过度治疗、使用异常、支付逾期”等问题及时预警提示,为群众节约资金15.9亿元。

应急管理“181”信息化平台登记排查企业单位34.1万家、预警标注风险(源)50.9万个。平台全面收集、在线监管12个板块及14个职能部门污染防治问题线索14.4万条,办结率达98.8%,居全省前列。

“我们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继续优化完善民生监管平台,推动平台由‘可用’不断向‘好用、管用’提升,为深化民生领域专项监督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以案促改,深化标本兼治

“跟宣传的‘老虎’‘苍蝇’相比,我觉得我连‘蚊子’都不如,所以心存侥幸,为了谋取不法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还是难逃纪法严惩。”市住房保障中心保障管理处原副处长俞枫在接受组织审查调查期间忏悔道。

从2019年4月起,历时一年多时间,市、区两级纪委监委联动查处了市住房保障领域骗购、倒卖保障房窝串案,俞枫等16名涉案人员被查处,查清涉案房产80多套、金额1500余万元。针对市住房保障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市监委向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发出监察建议。同时,对该案进行深入剖析,拍摄制作警示教育片,面向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查办案件与加强教育、堵塞漏洞相结合,对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从制度机制上剖析原因、提出对策,着力完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从源头上防范腐败问题发生。

看病吃药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纪委监委从查处医药购销领域腐败典型案件入手,深入挖掘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使用中的廉政风险问题,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督促职能部门开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挤压虚高水分。牵头成立南京、淮安、合肥等12个城市跨省联盟,集中谈判21轮,产品单价最高降幅达98.5%,不仅有效挤压了涉医腐败空间,更让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

在开展公共停车收费专项治理中,市纪委监委坚持堵疏结合,既严格监督执纪、严厉惩治腐败,又直面矛盾隐患、力求补齐短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聚焦车位少、停车难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把公共停车设施优化管理、建设扩容、提效挖潜等作为日常监督重点,督促职能部门优化管理服务方式,盘活现有停车资源,加大“僵尸车”清理整顿,挖潜空闲泊位,今年全市新建成停车设施145处,新增各类公共停车泊位3.7万个。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案促治、以案促改,靶向纠治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切实增强监督治理效能,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江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