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对理财产品相关费率予以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种类以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为主,也涉及托管费、赎回费等,部分费率甚至调整至0。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产品发行量减缓和收益欠佳的背景下,多机构下调理财产品相关费率意在抢夺客户,是一种竞争手段,与此同时,降低产品费率也是减费让利的一种方式,更能体现普惠金融方向。专家也表示,投资理财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整体情况和个人实际需求,不建议将费率高低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

银行理财费率战打响

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多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下调理财产品相关费率,下调项目以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为主。下调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和城商行等多个类型。

固定管理费方面,南京银行子公司南银理财公告称,自2022年以来,对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进行了优惠。以“南银理财珠联璧合致远平衡ESG主题(最低持有364天)”为例,2月7日至6月30日期间,固定管理费由0.8%/年降低至0.4%/年。

销售服务费方面,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3月2日至2023年3月28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封闭式)2022年009期”产品费率实行优惠,A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30%(年化)下调至0.15%(年化);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4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

除了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产品费率下调还涉及赎回费等。光大银行所属子公司光大理财于2月14日(含)至12月20日(含)期间开展阳光金2号(EB1888)理财产品赎回费优惠活动,非活动期间,持有期小于360天,赎回费率为0.50%;活动期间,持有期小于360天,赎回费率打五折,降为0.25%。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产品费率还被调至0。招商银行日前公告下调了其代销的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费率,涉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公司的十余种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有的固定管理费费率下降至0。

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自1月25日起,对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号A份、B份额销售手续费率进行调整,将A份额销售手续费、B份额销售手续费由此前的0.3%/年调整为0。

日照银行也发布消息称,该行计划对指定的3只理财产品第二投资周期的销售费、管理费给予阶段性优惠,优惠后的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均为0%。

减费让利 抢占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各项费率纷纷下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有多方面原因。去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余额29万亿元,增速12%左右,规模比较大,盈利能力增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万亿元,已经具备降低费率的基础。“在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对客户减费让利的背景下,降低产品费率也是减费让利的一种方式,银行理财市场对比股市相对比较稳健,是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降费之后更能体现普惠金融方向。”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也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资管新规的影响不断深化,理财市场供给侧竞争不断加剧。在产品发行层面,伴随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净值产品的发行量、存续规模持续上升,规模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费率下行。

业内人士也认为,银行下调费率也属于机构间竞争的方式之一。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表示,今年1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受到影响。由于产品发行量的减缓和收益欠佳,多家理财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管理费费率和销售费率。相关费率的下调属于机构间的一种竞争手段。

董希淼说,从银行和理财公司的角度看,降低费率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薄利多销,从而进一步做大银行理财规模。预计2022年理财产品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有望突破1亿个。如果减费带来投资者增加和业务规模扩大,那么理财业务收入可能不降反增。

投资者应理性做好投资规划

长期来看理财产品费率的趋势将如何?黄诗慧表示,理财公司通过调整费率来吸引或者留住投资者,抢占市场规模,属于正常现象,预计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还会继续扩容,但常态化来看,低费率产品并不会长期持续。

苏筱芮也认为,费率下调目前看来是一个短期趋势,长期来看伴随着宏观环境的稳定以及净值型产品市场格局的逐步成形,预计费率将会企稳。

董希淼认为,一段时间来,公募基金等产品费率不同程度进行下调,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相关费率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但不同银行、理财公司和理财产品将采取不同的收费策略,收费方式、费率等差异化将进一步显现。

黄诗慧表示,于投资者而言,中短期的费率调整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但投资者也需理性做好投资规划。

董希淼提醒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收费种类较多,除了管理费还有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等,要认识到单项费用下调并不等于不收费;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带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持有期限等。而且,投资理财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整体情况和个人实际需求,不建议将费率高低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记者 张莫 实习生 王梦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