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河集团:绘就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图景
本报记者王露橦
(资料图片)
金沙河集团邢台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1005车间面粉库房内,自动化机械手正在进行码垛作业。
临近立冬,全国最大挂面加工企业金沙河集团现代化无人车间内,订单有条不紊生产。全自动的生产线上,源源不断的小麦原料经历刮剥、研磨、过筛等工序,变成富强粉、精粉、麦胚等成品,等待“走”上全国各地的餐桌。
“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材料的营养成分,让我们的产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继续努力,进一步强化科技和装备支撑,为扎实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不懈努力。”金沙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海金说,目前,金沙河集团已在全国各地建设12家子公司,日处理小麦2万吨,日产挂面5000吨。未来,他们计划在构建优质高效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立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金沙河集团先后发起成
立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创新“企业以资金入股、职业农民以技术入股、土地承包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股权模式,探索建立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规模化经营新模式,一方面,把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不但能定期拿到租金,还可打工创业,有更好的收入,另一方面,土地集中利用为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先进种植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等企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基本条件,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率。
“合作社共有120名职业农民,3万余亩地,平时一名职业农民就能管400多亩,无人机作业、自走式机械植保、自动喷灌,从种到收,全程实现了高标准的机械化。”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江坡说,今年麦收,收得舒坦、痛快。用他的话说:“还是机械化给力!”
地处半丘陵地区的沙河市东葛泉村、曹章村、西油村等村土地,曾经一年只能种一季作物,收成甚微。近3年,金沙河集团践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大规模流转这一带土地,投资建设集红薯种植、储存、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红薯岭生态田园产业综合体等工业游项目。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220多万人次,陆续带动周边10万余亩农户增收致富。荒土岭变为生态观光岭,变为带动百姓增收的致富岭。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魏海金说,金沙河集团还将持续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农业强市贡献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集团每一个农业产业化项目上展现出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