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南京市大光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检中心人头攒动,副主任中医师孙康正在检查室帮忙。“孙医生你今天坐诊啊?”体检间隙,不少老患者见到孙康,都想找他看看。虽然今天并不是门诊日,但面对着急的老人,孙康稍有空闲时,也是有问必答。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名中医师年纪并不大,是一名80后,粉丝却不少,他出生于三代中医世家,深受熏陶,用经方解决了许多患者的疑难杂症,因此也常被称上一句“老中医”。

△孙康(右)为患者耐心解读检查报告

慢性腹泻二十年,七服中药改善症状


(资料图片)

拉肚子这件事,不仅会导致腹痛,那种“说来就来”的感觉更是令人抓狂。58岁的陈女士(化姓)慢性腹泻近二十年,只要一受凉,或者吃了生冷刺激的食物,就会频发拉肚子,严重时,一天要跑5、6趟厕所。她为此跑了多家医院,诊断结果显示为肠易激综合征,但治疗效果一直不太理想。

“我退休好几年了,因为这个毛病,都不敢出去旅游。”陈女士常常羡慕身边的姐妹能够游山玩水,但自己出门后,常常因为环境和饮食的改变而引发腹泻,景区打卡变成厕所打卡。去年,她经朋友推荐,找到了孙康,准备试一试中医疗法。经过问诊,她带着七服药回了家。

半年后,陈女士再次来到中心,却不是看病,而是送来了一面锦旗。原来,陈女士在服用了七服药之后,发现自己腹泻的频率有所降低,半年来,她陆续尝试了一些以往不敢吃的食物,肠道“坚强”了许多。孙康介绍,中医认为肝郁脾虚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重要病机,多用疏肝解郁、健脾行气药,再根据患者其他症状具体辨证处方,便能有所见效。

心慌胸闷查出房颤,经方助“心安”

近年来,王先生偶尔会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但心电图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最近,心慌的感觉又一次找上了他,同时伴有气短,他有些紧张,便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终于抓住了凶手——房颤。原来,王先生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过会儿又会自行恢复,所以做普通检测时,如果刚好赶上发病结束,便无法测出。

孙康介绍,房颤即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并不是小事。房颤患者的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房颤时由于心房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淤滞而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则可随着血液至全身各处,从而导致栓塞,也就大家常说的中风。

“从中医上来说,房颤归属于‘心悸’。”孙康告诉记者,实际上,关于这一疾病,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古文便有所记载,历代医家不断完善补充,留下许多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孙康以经典名方为基础,针对王先生的症状增减药物,开出了药方。治疗两个月以来,王先生的心慌暂未复发。

“十问”开方,中医三世经验传承

许多人觉得中医就是把脉、看舌苔,实际上,中医诊疗讲究“望闻问切”,其中的“问诊”不可忽视。古人将问诊的经验总结为《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孙康将“十问”贯彻到日常诊疗中,以此获得更真实的病情。

“中医有个理念,叫异病同治,同病异治。不同的病为什么用药一样,同样的病治疗方式却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个体有差异,问诊,便能问出一个人的寒热虚实。”孙康介绍。从医11年以来,他总结出了自己的问诊方式,从患者的胃口,到睡眠质量、大便性状,还有月经状况等,都要问个通透,在了解患者体质后再开方。

孙康告诉记者,他家三代人都是中医,一直钻研经典名方,相互交流。除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常见疾病,他也擅长解决疑难杂症。每周一、三、五,他的门诊上常常排着队,有住在周边的老患者来调理身体,也有外地的患者慕名前来。

现代快报+记者 梅书华 文/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