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总部基地已于2022年12月份动工,基地位于龙岗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中部,是市委、市政府在龙岗布局的全市建筑业龙头项目,是实现建筑行业从生产型建造向绿色、智慧、服务型智能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日前,深圳市龙岗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总部基地的相关介绍。

项目总部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9.28公顷,计容建筑面积37.57万㎡,围绕现代建筑产业工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聚焦智能建造、智慧建筑、低碳节能三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集聚效应,联动各区现有传统建筑企业,发挥项目在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1个总部基地+1个产业园区+N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中的核心引擎作用,驱动深圳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万亿级建筑产业集群。


(资料图片)

总部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9.28公顷,计容建筑面积37.57万㎡,规划建筑企业总部基地集群14万㎡、BIM软件研发实验室3.6万㎡、智能建造集群8万㎡、装配式建筑中试实验室3.6万㎡、智慧建筑集群6万㎡、和配套酒店、商业等2.4万㎡。其中,一期用地面积4.24公顷,计容建筑面积约17万㎡,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实验室、宿舍、食堂、配套商业、公共配套设施等。

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总部基地位于龙岗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项目靠近武深高速、盐龙大道,对外交通便捷,未来临近多条轨道线,交通条件优越。45分钟到罗湖口岸,30分钟到盐田口岸。

生活配套

园区内拥有优质齐全的生活配套,环境优雅,宜居宜业。商业设施、会议中心、多样化就餐食堂、文体活动设施等一应俱全。周边教育配套、产业配套设施较为齐全,产业氛围成熟,包括启迪协信科技园、天安数码城、创投大厦、深港中心、大运中心、国际大学城等项目。

产业配套

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深圳把培育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的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之一。而生态智谷项目是承载这一庞大产业的关键平台。

项目所处的龙岗区具备门类最齐全的建筑产业全链条拓展基础,建筑企业总量位居深圳首位;具有全球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以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超过50%,有力支撑智能建造关键领域从研发到工程化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是引领智能建造创新发展的强大产业基础保障;拥有碳中和科技创新平台和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项目数量和总规模位于深圳前列,为建筑业低碳化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展示提供了强大支撑。

围绕智能建造、智慧建筑、低碳节能三大产业集群的发展布局,园区将打造未来建筑企业集聚中心、智能建造数创中心、智慧建筑创新中心、绿色低碳示范中心、建筑科技展示中心和建筑标准制定中心六大中心。“六大中心”各司其职、相互作用,形成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集聚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产业政策配套方面,龙岗区秉持“广覆盖、有特色、强扶持”的政策原则,面向建筑业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构建了“普惠政策+园区政策+总部政策”扶持体系:

1.普惠政策方面:龙岗区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围绕产业引进、培育、研发、推广应用、新能源、智能建造等环节和领域提出21项具体政策措施,对辖区建筑业上下游全产业链企业予以普惠性的扶持和激励,最高资助额可达3000万元。

2.园区政策方面:将从打造现代建筑业示范园区、集聚现代建筑业企业、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汇集英才激发创新活力、推进深港双向合作试点等五大方面推出18条“硬措施”,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将生态智谷打造为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建筑业示范园区。

3.总部政策方面:龙岗区计划出台《关于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从引进奖励、贡献奖励、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等方面形成一套激励政策。其中,企业总部引进奖励累计最高可达6000万。

项目设计理念:(具体以官方公示为准)

2022年4月至8月,MLA+联合Capol,Aedas共同参与了深圳龙岗生态智谷总部基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竞赛,并获得了第一名。

在国家双碳双区背景下,深圳建筑产业再升级的背景下,场地被高速路和自然包围,面向建筑产业未来的升级,竞赛题目中重要的生态&智能形成中标方案在竞赛阶段中的重点。

跨界城野

二元界面,高快速路带来了污染、噪音和割裂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视觉的流量。我们决定将开发量朝城市倾斜,城市面,用连续的裙房+塔楼,去隔绝噪音污染,并且去承接高快速路的视觉流量。这样就可以在自然面释放出空间,形成一个山脚下的、被保护起来的村庄。

三层结构,垂直方向上,由下到上,我们将空间也划分为三层。原生自然、毛茸茸的、高种植率的地表层,连接自然与城市,创造舒适宜人的步行体系。连续的形象面创造出高速层,创造出场地对速度120km/h的展示面。

天际层220m+的塔楼形成龙岗,凤岗双城双区的的天际地标,昭示低碳,智能的未来建筑产业的愿景。

五大入口,南入口,代表最快的速率。我们建议,把目前研究中的清辉路北侧的跨高快速路的U形匝道,置换到南侧现有立交的位置,形成从福田、盐田、南山、香港来我们场地快进快出的接口。

北入口,我们建议下穿清霞路,形成一个本地社区进出场地的补充。东侧,公交首末站位置,是一个速率转换的节点,也是社区的接口。

公交首末场站的功能依据地势设置在半下沉空间。上方布置办公、服务功能,成为周边小区和我们项目共享的社区锚点最后,环形的坡道连接天桥,通向场地。清辉路入口,作为我们场地的主要门户,是有条件做得更友好大气的。

我们踏勘了全段的高快速路界面,甄别出了两个段落有条件做桥下公园。这样的桥下空间利用改造,相信也是未来深圳精细化城市更新的趋势。西侧,鹰咀山,也通往东莞凤岗,我们也梳理了必要的远足郊野径出入口。

外快内慢,对于场地内部的交通组织,我们给出了一个「外快内慢」的优化方案,去呼应我们「外紧内松」的开发量策略。

在场地外侧,拓展并增加双四道路,组织区域的到发和对外联系,兼顾场地进出集散,包括地下的进出,这样场地内部的车流可以降到最少,村庄的宁静也可以最大化保留。

沿山路降到双二,把靠山的路权还给慢行和悠游,去消弭场地和山体的界限。

工社智谷,在整个场地最核心的位置,我们建议将清辉路绿廊在我们的场地里微微扭转,形成一个工社智谷,真正服务于慢行的,和建筑功能无退线咬合的绿廊,公共体验一定是更好。

内侧GIC地块的东界面的公共友好性,也能极大地提高;并且城市绿廊通往鹰咀山的接口也更大方。结合清辉路的桥下运动公园,我们整个项目的主门户入口的形象,都更加鲜明大气。

它也是一个结合实验和体验的空间,我们所有智能生态的技术,都可以在这条中轴上展示、互动和收集数据,它可以就像是蓬皮杜的立面一样,是一个很先锋的、外置的、看得见的建筑技术试验场,最后它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空间,它的密度不高,使用装配式或者预制的构件,可以在未来我们有新的功能需求的时候进行体量的替换、重组、改造,像一个灵活的插线板一样。

跨界工社

我们分析了三大集群六大产业的策划,把空间产品分成了,营造、交互、生息三类,在空间上也呼应我们在垂直方向上划分的,地表层,高速层,天际层。垂直方向上和平面上,我们也都针对了他们的私密需求,进行了合理分配。平面上,「营造」「交互」功能以T型结构居外、居中。「生息」则沿山及南北两侧布置,清静自然。GIC地块,埋得很深,可达性并不好,但因为绿廊的扭转,它的东界面的公共性极大的提高。

1号地和3号地,我们都确保用裙房和塔楼守住高速界面,但底层架空,通往内侧低密的家园村庄。3号地块中央我们保留了雨林水庭,去还原场地上原有的树木银行的记忆。1号地块北入口的位置,我们结合宿舍布置了一个标志性的社区大阳台,可以和外部社区共治共享。

富有层次的自然垂直社区和绿色可持续技术将打造城市界面的低碳形象。建筑工社将融合产业和家园,跨界传统建造智慧与先锋科技。跨界传统建造智慧与先锋科技。整个建筑家园,将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的低碳园区系统。

工作生活服务各功能有机融合,不再有严格清晰的界限,成为建筑行业的超级有机自然综合体。绿毯剖面成为怡人尺度的小岛单元绿洲街道,多首层的多孔空间能让工作,生活,休闲各体系无缝衔接。人文关怀,生态健康,为建筑人提供一个舒适的家园。

【楼市爆料】 所属房网/咚咚找房平台 资讯中心团队原创号,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转公众号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本文部分信息及图片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