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资料图)
一季度,楼市回暖的有点意外,让很多业内人有点懵!
知道疫情后市场会回暖,但没想到,这么快。以广州为例,一季度广州新房卖了205万平米,接近2万套,也是近5年来的次新高。3月单月,广州成交近1万套新房,同比增长了85%。
一季度,深圳二手住房成交量同比增长122%。3月份,深圳二手住宅+新房住宅+人才房共成交了10815套,接近去年全年20%的交易量,当月二手住房交易量(4002套)创近2年新高。
上海也是如此。
3月份上海二手成交了近2.4万套,这个数字这是2021年8月以来的最高成交,也是近20个月来首次破2万套。
但是,我和中介小哥聊天,对方一直在讲,统计数据和微观体感不一样。不管是新房市场售楼现场咨询量、单盘认购量,还是二手房市场的带看量、带看转定(金)量,都在下行。
比如,2月中下旬以来,广州新房购房咨询量环比连续6周下降;3月广州单盘平均认购25套,环比下降21%;3月广州单盘平均来访量292组,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8%。
而且,从单周成交量来看,数据下行比较明显。
上海的情况也类似
从周度成交数据看,上海二手房交易呈现持续减少的态势,从2月底的5800套/周降至3月底的4700套/周近期。
近期,笔者在某三四线城市调研,发现情况与上海、广深等非常类似。营销人员告诉我,3月中下旬以来,看房量断崖式下行。1-2月份,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6-7组(周末10组左右)自访客,现在只有1-2组(周末3-4组)。
02
往年,“小阳春”一般会在3月份左右开启,一直延续到4月初,并与5月份的小长假促销,以及上半年开发商“冲业绩”衔接,但主要集中在3月份。但这次的小阳春,有三个变异:
一是,来的很早。热点城市从2月份开始,三四线城市从1月份就开始了。
二是,来的很急。表现在销售量的突然暴增,有的城市销售量创下近年新高。有的开发商1-2月已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40%-50%(当然,也有原因是开发商本来对今年业绩预期就没那么高)。
三是,褪去的也快。过往,小阳春后的4月份,新房销售会有所下行,但下滑比较平缓,但这次“急涨急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前面说了,疫情后商品房销售一定会回升,但客观地讲,疫情三年的影响,再加上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在熬。即便疫情后有政策纾困,线下消费和生产恢复,但现金流和收入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休养生息,需要一年半载。不可能出现“疫情一结束,销售立马就反弹”。
所以,一季度商品房销售暴涨,主要是积压的需求。
比如,比如这几年疫情导致“结婚对数”下降,疫情后婚房需求增长;再比如,很多人三年没有回家了,今年春节“返乡置业”会增加。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类需求,促成了一季度的繁荣:
一是,刚性需求,比如婚房需求;
二是,因去年疫情肆虐而被耽搁的需求,既有刚需,也有换房需求。近期刚需积极入市买房,带动换房需求活跃了起来。特别是,受疫情冲击小的高收入群体,对高档改善盘的购置能力比较强。
三是,因上下积极纾困楼市,预期改善也创造了一部分需求。
03
为何,3月份以来,销售量快速回落呢?
总的来看,积压的需求释放完毕后,后续需求跟不上,需求有“断层”的迹象,或内生需求缺乏动力。
主要原因是:
首先,这是对当前内需疲弱的准确反映。
也就是,老百姓的就业、民生还在修复的过程中。率先修复的是必选类需求,比如吃喝拉撒(近期饭馆火爆),然后才是非必选内的大宗消费。
这个修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外来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9%,这两个指标均连续2个月上升,均在历史高位徘徊。2月份,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达到18.1%,创下2022年7月份以来新高。
支撑楼市庞大体量的,不是那一小撮高收入人群,而是刚需和改善的普罗大众。当他们中间的大部分,还在“休养生息”时,整个楼市很难被撬动起来。所以,积压的需求释放后,市场迅速回落。
其次,对房价下跌的预期。
这个很要命。我们先来看看,春节后这一波楼市回升之前,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大环境。那就是,从2021年5月左右开始,整个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房价连续的下跌。
这种下跌一直延续到2022年底。
触发下跌的直接因素,就是开发商暴雷。从2022年5月份开始,暴雷开发商大幅度降价。而且,这种降价的目的是“保现金流”,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计利润、不计成本地降价,看谁的价格更低,从而导致“跟风式”的降价。长达一年半的降价跑量,导致市场形成继续降价的预期。
而“房住不炒”深入人心,各地加大保租房建设,彻底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给逆转了。这就是为何,深圳6折人才房居然卖不出去。除了10年禁售期的硬伤,最重要的是,对未来房价不乐观。
再次,二手房的冲击。
近期,各个城市二手房的挂牌量都在不断创新高,相比去年一季度平均增长在30%左右,很多增长5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很多是“次新房”,也就是2016-2021年卖出去的新房。为什么是这段时间的新房呢?因为这段时间是楼市最繁荣的6年,期间买房的投资客多。
但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价快速下跌,很多投资客血亏,加上疫情后现金流受到冲击,不得不割肉卖房(法拍房多,也是这个道理)。于是,新房的竞争产品,二手次新房大规模上市。
现在,卖得好的新房,一般都是价格比“次新房”要低的。于是,“次新房”只有下调价格,才能卖得动。这也是为何,深圳80%的二手房低于或接近参考价成交。一旦高于参考价,就一定卖不掉。很简单,深圳供给侧改革的结果是,购房者完全可以选择按参考价定价的新房。
最后,选择太多了。
近期,有很多案例,反映了当下的楼市的新变化。比如,买个800万的房子,月供3万多,但租金只要1.5万元。于是有些高收入群体干脆租房算啦,省下的钱,去消费、旅游,不好吗?
再举个例子。深圳很多租赁房源,租客可以入读公办学校了,而且集中式租客优先享受还是深圳中学这样的老牌学校。于是,本来打算买房的,现在不买了。背后折射出大问题,一旦房价不涨了,一旦预期扭转了,之前楼市的逻辑,就彻底被颠覆了,真的超出想象。
04
最后,给大家讲讲,二季度及下半年,楼市能否好转?
近期调研发现,凡是价格降的比较彻底、比较诚意的项目,特别是新房,一般都能录得不错的销售。特别是那些“低价位、小户型”的项目。比如,三四线城市,过去卖7000元/平米,现在突然降至了4000元/平米。一套80平米的,总价才30万,这类项目卖的非常不错。
哪些人在买呢?就是那些想在城市安家、落脚,特别是想让自己的小孩能享受城里的公办教育,或者非常想给小孩买一套婚房。过去,房价太高了,实在探不着,现在,终于能探着了。
城镇化有没有潜力,先不管。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很多人想享受城镇化的服务,想获得均等的机会,这就是楼市的潜力。现在,还有好几亿的人群居住在自建房、农民房和宿舍里。
改善住房,是楼市的主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上一轮棚改、去库存时期,中产们能上车的,都上车了,很多是咬着牙,踮着脚,上车的。现在,很多人想换房,但是多数真的还不起。或者,既然有住的地方,而且预期房价可能下跌,干脆不换了,等一等再说吧!
这两类人群,是楼市最主要的动力,但当下很难释放出来。
楼市当下的阵痛,是在为过去的过度上涨,非理性繁荣买单。这个阵痛,我们不得不经历,也必须经历。
能顺利地转到新的轨道上,就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