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半月谈网报道,这些年,有的地方和单位汇报工作的材料越来越多。不少材料堪称“妙笔生花”,数据案例全面详实,包装形式丰富多彩。如果细查,就会发现部分文稿谈成绩浓墨重彩,说不足轻描淡写;有的真话只说一半,让群众意见“潜水”;更有甚者,不惜给数据“注水”,往自己脸上“贴金”。
所谓“材料出亮点,笔尖出政绩”,就是把说的当成做的,把想法当成现实,把思路当作成绩。这种“材料政绩”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不同程度存在。有的干部为了在上级面前“显山露水”,热衷于在做“纸面政绩”上下功夫。一项工作刚开展,就急着宣传总结成果,甚至出现“兵马”未动、“成绩”先行的尴尬境地:工作摊子都没铺开,项目都没上马,总结成绩的材料就出来了。有的通过“笔杆子”包装出来的材料,竟然成了向上级邀功请赏的筹码。
客观说,材料作为一个单位或部门工作的反映,讲究文采、说透成绩本无可厚非,不仅有利于提振干部的“精气神”,也能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内凝聚合力、对外展示形象。但是,如果把年初计划或工作思路,一个劲儿地“笔下生花”,无中生有地当成绩来总结,闭门造车,玩花拳绣腿,既不能让上级领导看到“能见度”,也不能让基层干部看到“真实性”,显然背离了材料的本意。
政绩岂能靠材料“包装”。追溯“材料美化”的成因,从根子上说还是浮躁的政绩观催生了“面子工程”。互联网时代,有好的想法或做法,很容易被他人借鉴、克隆,若等到工作干出成果再总结,恐怕早已花落人家了。于是,少数干部在研究某项政策、上马某个项目后,便来个“先下手为强”,安排专人搞“材料政绩”,只报“喜”不报“忧”,表现自我,显摆功劳。
然而,催熟的果实味不正。由于“材料政绩”缺少调查研究,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政策或项目又未经过实践检验,而是靠办公室闭门造车,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到遣词造句上,看上去文字鲜活、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实则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经不起推敲。美化出来的政绩,看似成果“一箩筐”,实则苦涩无味,对工作毫无益处。
杜绝“材料美化”的形式主义,首先要树立“不看材料看实绩,不看纸面看实地”的鲜明导向,摒弃“以材料论英雄”的虚假政绩观,根治“包装”出来的政绩痼疾,倒逼干部俯下身子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谋求高质量发展上来,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满满的民生“干货”。其次,要多措并举,优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变年终考核“一锤定音”为常态化“小考”,更加注重平时的成绩和一贯表现,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走走基层了解情况、多听听群众意见心声,全方位多角度摸清实情、研究问题,用群众口碑度量工作实绩、以眼见为实评比先进典型,让“材料出政绩”没有“市场”、失去“舞台”。
(作者单位:颍上县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