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

青年最富有创造力。青年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动力源泉。青年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应该在实验室里,应该在科技阵地的最前沿。然而,作为初入职场的“青椒”,由于被各种事务性工作羁绊,青年科研人员的聪明才智往往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既是科研事业的损失,也让青年科研人员格外心焦。

日前,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减负行动3.0”),聚焦青年科研人员关切,推出一系列硬招、实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0岁以下青年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提高到2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和中央部门直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资助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低于50%,确保青年专职科研人员工作日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少于五分之四……往小了说,这将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使得更多青年科研人员发光出彩;往大了说,这将为科研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使得我国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更上层楼。

青年科研人员不仅能够顶起半边天,而且代表着科研事业的希望与未来。中国科协创新院发布的《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到了78.39%。一点都不夸张地说,这一群体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活力能不能被充分激发,直接决定着我国能不能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度和质量。

针对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崭露头角机会少、成长通道窄、评价考核频繁、事务性负担重等突出问题,努力从制度设计上进行破题,提出挑大梁、增机会、减考核、保时间、强身心等5方面行动,把不合理的负担统统减掉,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给科研,青年科研人员势必会由心焦变为心安,信心和干劲也一定会更足。

既然名为“减负行动3.0”,也就意味着此前还有1.0、2.0,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早在2018年,科技部等多部门就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直指“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突出症结;随后在2020年,多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在巩固深化前期已取得积极成效的7项行动基础上,再次部署成果转化尽责担当、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服务和政策宣传等4项新行动;时隔两年,“减负行动3.0”正式出台,聚焦青年科研人员的压力“痛点”和“难点”从5个方面发力……4年时间,从“减负行动1.0”到“减负行动3.0”,累计16项具体行动,国家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由此可见,为科研人员松绑、让科研人员回归科研的决心由此可见。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之前的实践已经证明,“减负行动1.0”和“减负行动2.0”是卓有成效的,随着“减负行动3.0”的出台和落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期待并相信,中国的科研事业将由此向着更高峰前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