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江德斌
商业化开发运营是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应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必须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且不能损害其原貌和价值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最近,在甘肃天水,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修缮一新的天水古城商业化运营后,文保院落内进驻了诸多业态。不仅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一些建筑甚至被“改头换面”,危及院落安全。对此,天水市委、市政府回应称,在记者对天水西关古城文保院落开发利用情况采访之后,当地立即成立核查组,制定整改措施,跟踪推进整改。其中一项内容就是由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牵头,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对天水古城运营企业及经营商户开展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引导运营企业和经营商户在活跃市场氛围的同时,坚持把文物保护和安全防范放在首位。
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值得珍惜的社会财富,应该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由于古建筑年代较为久远,历经风雨沧桑,建筑结构均有一定的损坏,在缺乏长期维护修缮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发生倒塌、毁坏,导致古建筑彻底消失。由于古建筑的维修成本巨大,需要投入很多资金和人力,所以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开展适宜的商业化经营也是一个较为可取的方法。
众所周知,古建筑的维护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通常情况下,由于经费有限,需要保护的古建筑较多,只能将资金优先用于文物级别较高、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突出的古建筑。对于那些保护级别相对较低、历史文化价值一般的古建筑,可以选择一部分进行保护性修缮,再将其推向市场,通过商业化开发、运营,将租金、商业利润用于古建筑保护,实现以商养文物,实现长期的保护利用,以更持久地延续古建筑的生命。
事实上,古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利用已经在许多国家得以实现,也经过了实践验证。此举既能保存古建筑的风采、展示其历史文化价值,又能发挥其实用价值,利用商业规则、社会资本保护文物,可谓一举多得。
商业化开发运营是古建筑保护利用的一个有效手段,但是应严格遵守规范和标准,必须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且不能损害其原貌和价值。
从此次报道来看,天水古城的商业化运营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是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一些文保院落内的业态不规范,商业味过浓,装修改造方案未经审查,破坏了古建筑原貌,不仅影响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还有可能对文物造成潜在的损害,埋下消防安全隐患。此外,文保院落的商业化运营,还产生了参观区域受限、消费门槛提升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这些问题表明,在平衡好古建筑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方面,当地缺乏完善的全流程监管措施。事件曝光后,当地相关部门表示,要在排查整改的基础上,在天水古城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各地应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开发监管,严格遵循相关保护规定,明确可开发经营的方向、范围,确保开发过程中不损害古建筑原有风貌和价值。同时,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应采取严格的惩罚措施,让更多人从此类事件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