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枣产业持续“走红”
——临县兔坂镇王家峪红枣交易产业帮扶基地建设纪实
(相关资料图)
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将清洗好的大枣捞出晾晒
红枣产业园区内一箱箱新疆和田大枣整齐摆放
□ 本报记者 韩笑
从临县县城出发,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驱车行驶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位于兔坂镇王家峪村的红枣产业园区。
走进园区里,只见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拔地而起,一个现代化的红枣产业园区已初具雏形。“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地暖铺设工作,红枣交易中心的展厅部分也进入了装修阶段。初步估计在九月末将完成红枣产业园区的基本建设,十月份可以正式启用。”园区负责人介绍道。
再往里走去,一阵浓郁清甜的枣香扑面而来,只见叉车正来回运送着成箱的红枣,工人们将红枣一箱箱码放整齐,忙得热火朝天。
“这是我们从新疆收回来的枣,这种枣一口咬下去皮薄肉厚、肉质致密、枣味十足!”说着,红枣加工厂负责人杜连明热情地递来一把圆润饱满的大红枣邀请记者品尝。
跟随杜连明的脚步,记者走进了加工车间。一辆辆装满红枣原料的大型货车正有序进厂,几台大型机器对红枣进行分级、色选分级等初加工,工人们则在生产线的另一端对初选后的红枣进行再分类、再分级,确保每一颗红枣都达到销售标准。
红枣的华丽蜕变要经历种种程序。分级后的红枣被送往一体化生产线车间,经过清洗、烘烤、拣选等多道工序,原本外表沾满灰尘的红枣,变得红润透亮、软糯可口,再经过工人装箱、称重、打包之后,销往全国各地。
“以前,大家需要自己将枣分级后才能出售,现在车间有了自动分拣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节省了不少的时间。”杜连明说道,“现在我们的成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连越南、台湾都有我们的产品在销售。”
在做好红枣初级加工销售的同时,杜连明也在积极探索红枣深加工之路,延长红枣产业链,增加红枣附加值。同时,红枣加工车间也辐射带动了许多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红枣真正成为了惠及一方百姓的“富民枣”。
在枣夹核桃生产车间,来自附近村的村民苗桂娥正娴熟地为红枣打孔、夹核桃仁、装袋、封装。“在这打工让我不但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每月还能挣3000多元。”谈起如今的生活,苗桂娥喜上眉梢。
红枣在临县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据临县县志记载,临县是红枣起源的中心地带,栽培枣树亦历史悠久,据传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三千年前,临县黄河沿岸已然是大片枣园。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晋西黄土高原,临县拥有种植红枣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生长的枣树无污染、纯绿色,红枣个大核小,皮薄肉厚,有着“果中之王”的美誉。近年来,临县倾力发展红枣产业,全县红枣种植面积82万亩,正常年景年产量达1.8亿公斤,成为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县。
栽得梧桐引凤来。为吸引更多红枣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入驻,临县投资建设了占地100余亩的兔坂红枣产业园区,建成了红枣电商园区、红枣贮藏中心、枣系列深加工生产线厂房、红枣饮品生产线厂房、红枣食品生产线厂、设立行政楼及员工宿舍楼等多个配套服务模块,旨在为进驻园区的红枣企业提供收购、销售、分选、清洗、分级一条龙服务。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红枣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包含产品展示、线上线下交易、红枣精深加工、包装等一系列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红枣交易中心和电商物流中心,把临县建成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红枣产业园区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