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以为,竞争的目的就是赢过对方。听起来挺合理对吧?其实橡树创新认为完全跑错方向。

当年我们在井冈山反围剿时说,不能用纯粹军事角度看待这场战争,打赢了不够,要歼灭才行。因为把敌人打跑了,必然同时造成自身消耗,打着打着就变成了消耗战。咱们当时那么穷,就算每场都赢也无法真正赢得战争。只有打歼灭战,将敌人的物资搞到手作为补给,我军才可能不断变强。橡树创新认为:竞争的目的,不是要战胜别人,而是自己要越来越强。

这是现实中常见的场景:看到同事比你KPI少,哪怕自己再烂也内心窃笑;看到竞争者排名比你低,哪怕两个人都垫底也还有一丝得意;看到同学分数比你低,哪怕自己只考了60分也没啥问题。折腾半天你没有任何起色,赢了又如何?不过换来片刻的虚假狂欢。因此在竞争中,要么将对手的资源化为己用,要么努力学习他、赶超他。

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施乐公司提出“标杆管理”的概念。面对一些日本厂商以成本价出售类似的高技术复印机,施乐高层启动了一系列优化计划,其中就包括标杆管理:对标日本厂商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销售策略等多个环节,设计出改进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成效非常明显。橡树创新:利用标杆管理,施乐公司降低了50%的制造成本、缩短了25%的开发周期、提高了20%的人均创收,产品开箱合格率从92%上升至99.5%,重新回到市场占有率No.1的宝座。

所以,竞争的重心,应该时刻放在自己“是不是获得收益”,“是不是在进步”上。橡树创新:如果你没有变得更好,别人再失败、再损失也与你无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