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李嘉妮
5月8日清晨7时,在昭苏县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族乡品种马繁育场内,养殖户巴特尔钻进马厩,熟练地为50余匹马喂草、喂水、刷毛、修蹄……这些事他已经做了十余年。
(资料图)
巴特尔与爱马“重要发布”合影。本人供图
35岁的巴特尔原本从事外贸工作,2010年在北京参观一家马匹养殖场时得知,一些国外引进马种或者经过本土良种繁育的马匹,价格高昂且被各地马术俱乐部抢着预订。这让生在天马之乡的他深受触动,萌生了回家乡改良培育优质马的念头。
瞅准了方向,2011年底,巴特尔回到家乡,在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族乡创办品种马繁育场,专门从事马品种改良工作,也带动牧民通过良种马养殖增收致富。凭借“马”事业,巴特尔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新疆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每天遛两次马,之后检查马匹状况,条件合适就可以人工配种。”在马厩内,巴特尔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认真指导养殖户如何进行马匹人工授精配种操作。近年来,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工配种技术被广泛推广,从而提高马匹繁育效率。
“今年又有200户农牧民加入改良马种的队伍。”巴特尔说,他一开始进行良种繁育其实并不顺利,很多牧民不理解、不信任他,第一年只有十余位养殖户愿意尝试人工授精配种改良品种,一连几年都是这个状况。
巴特尔坚信自己能成功,并开始用他的方法训练马的耐力和速度。2016年,当第一代改良马陆续开始参加比赛,并表现不俗后,有买家愿意出十几万元买马。牧民们也意识到经过良种繁育的马驹潜力巨大,此后,常有牧民牵着自家母马,来巴特尔的种马繁育场进行人工授精配种。
“改良后的马驹价格是未改良的5至8倍,我打算今年再多养几匹。”养殖户叶尔克西高兴地说,这周他刚卖了两匹马驹,每匹利润都在3万元以上,这都得感谢巴特尔。
如今,巴特尔在改良马的身上投入的热情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即使在遥远的山沟里,巴特尔的种马繁育场也是声名远扬,更有客商不远千里来昭苏县,只为购得一匹心仪的马。
从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每年150余户牧民参与马种改良工作,在巴特尔的鼓励和指导下,今年凭借良种繁育,预计每户牧民能增收3万元至7万元,实现“马”上致富。
“繁育良种才能有高收益,虽然过程中充满困难与挑战,但我不怕。”巴特尔说,培育好马离不了好种马群,在他心里,养马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他希望通过良种繁育为家乡培育出更多优质马,让更多牧民从马产业中受益,“快马加鞭”过上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