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抱团发展,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方已是“无人区”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张灿强 张佳雪
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本地化制造首辆列车近日下线。这是中国中车首个海外“系统+”项目又一里程碑性成果。
一年前,同样由中车株机公司主导研制,墨西哥新莱昂州蒙特雷市提前开通轻轨3号线,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首次服务墨西哥。该项目从签约到列车下线仅10个月,蒙特雷市地铁局局长胡安·霍尔金称赞:“列车提前下线,展现了疫情背景下中国企业强大的生产恢复能力。”
大洋彼岸的中国株洲,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成为跨越山海提前赴约的坚强“靠山”。
联合创新,共赴深海
——基于本地配套的联合技术攻坚,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
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采用的是胶轮地铁列车。谈判中,墨方对列车降噪提出严苛要求。
客户诉求反馈到国内,中车株机公司将此传递至配套企业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双方科研人员会商,决定在既有技术上联合创新。”九方装备党委书记资道清介绍,经双方共同努力,成功研制弹性车轮,降噪20分贝左右,满足客户要求。
复杂背景下,深层次的联合创新,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今年初,株洲中车特装公司与韩国客户签下我国首个低速双层双轨旅游专列出口订单,交付周期4个半月。关键时刻,海外疫情暴发,核心部件无法进口。
株洲市工信局、发改委等部门闻讯对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进行梳理,找到具备研制能力的株洲华越轨道科技有限公司,最终实现本地“替代”,按期交付车辆。
“我们生产的列车,大多是非标定制化产品,获得更多本地‘替代’才具备更强抗风险能力,走得更远。”中车特装韩国项目负责人陈国勇深有感触。
目前,株洲先进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有上下游企业390余家,核心区域石峰区田心,方圆5公里范围内可解决80%以上配套产品和技术。
完整的产业集群,一次次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地铁列车项目业主方希望中车株机公司能及时交付。中车株机公司2月全线复工后,上下游企业也在一周内复工。7月14日,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首列地铁列车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当时,全球供应链几乎陷入停顿,这一交付速度远超业主期望。
依托主机企业成熟技术、成熟团队、成熟产品、成熟市场等优势,株洲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加强沟通对接协调,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不断深化。
由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等12家单位组建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面向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在绿色节能、高效牵引传动、互联互通等“七大”关键共性技术方面开展研制攻关。成立两年来,联合行业龙头企业攻克20多项“卡脖子”技术。
一杯咖啡的时间,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一声吆喝的空隙,390余家企业为攻克技术难题出谋划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株洲智造”勇闯深海。
株洲已成为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研制基地、全国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产业集群规模超1400亿元,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力机车全球市场占有率27%,全球第一。
开拓赛道,裂变升级
——成为全国链条最齐、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10月下旬,6.25万吨散货船“北仑19”轮缓缓驶离江苏泰州口岸船厂开始首航。其加载的动力装备——550千瓦抱轴式大功率永磁发电机,由中车株洲电机公司研制,打破外资品牌在国内船舶永磁抱轴发电机领域的垄断。
永磁动力技术,是轨道交通牵引动力领域的前沿技术。2020年,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湖南中车尚驱电气有限公司,迈出发展永磁驱动技术产业的关键一步。
两年裂变,中车尚驱研制全球首套驱动55立方超大型电铲提升机永磁直驱电机、国际先进水平的550千瓦抱轴式大功率永磁发电机等多款自主创新产品,年营收近4亿元,今年被认定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和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链上发力,集群推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聚焦主业、精耕细作,迅速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行业隐形冠军。
近日,工信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发布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联诚集团的电力机车专用风机成功上榜。
20年来,联诚集团紧跟主机企业谋发展,从一家劳服公司跃升为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供应商之一,年营收超36亿元。
中车株机公司加快新材料、新产品应用,株洲宏大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抢抓机遇搭“快车”,生产的轻质复合地板,不仅让一辆列车减重1.6吨,还具备优良的减振阻尼和隔音性能。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今年来,株洲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0家,总数达到20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1家,总数达到58家,其中12家分布在轨道交通领域。
在主机企业的帮扶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开拓出新能源、功率半导体等新赛道,实现产业“裂变”;受益于中小企业的“反哺”,主机企业海外征战底气更足、能力更强,涌现出双层动车组、超级电容等大批高端装备。
以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电机三大主机公司为龙头,株洲集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390余家上下游企业,成为全国轨道交通领域产业规模最大、链条最齐、研发实力最强、产品谱系最全的集聚区。今年10月,工信部确定株洲为首批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短评
链上发力,无限可能
李永亮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实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跃升,赢得世界尊重。再往前走,一些领域已是“无人区”。复杂形势下的不确定因素,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出更大考验。
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集群作战,生动诠释了“一把筷子不易折”的道理。当不可抗风险来临,在原有供应链遇阻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区域范围积极因素,实现本地“替代”,这不是简单的供应商更换,而是产业生态的重塑、创新能力的提升。当然,紧随其中的,还有不可预知的裂变以及无限可能。
当风雨再起时,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不慌不忙、从容面对,迎接的,将是更宽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