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甘肃省近日印发《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若干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困难,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文/本网特约评论员秦信芳
为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等八方面25条具体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应对困难,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3月,甘肃再次遭遇新一波疫情。积累了两年多的抗疫经验,采取快速、准确、高效的防控措施,这一次,甘肃没有按下城市暂停键。在有序防控的前提下,社会生活仍在较为有序地运行。只是,对广大中小微企业来说,抗风险能力本来就弱,在疫情影响下,资金紧张、人员不足、物流受阻、市场疲软等,都成为一道道难题。
这时候,甘肃《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若干措施》的出台,恰似和煦的春风,驱散着这场春寒料峭的“倒春寒”。加大纾困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缓解成本上涨压力、加强用电保障、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着力扩大市场需求、强化保障服务等,纵览涉及中小微企业生存、发展诸多方面的纾困帮扶举措,不难体察政府不遗余力扶持中小微企业的殷切之情。
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给予3万至1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2022年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减免6个月租金;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诸般细则,无不想“中小微”之所想,急“中小微”之所急,从这些措施中,更折射出政府对中小微企业细致入微的悉心关爱和倾情呵护。
政府关爱“中小微”,是着眼于它们当下发展中的窘境,更是放眼于富民兴陇的美好未来。2021年,甘肃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其中的中小微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单元,是人们就业的主要渠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充满活力的“中小微”,营造出多元化、差异化的经济生态,增强着经济的韧性。甘肃要高质量发展,“专精特新”更成为“中小微”们发展的方向。就此而言,扶持“中小微”,就是稳市场主体,就是惠民生、促发展。
俗话说,帮忙要帮到点子上。在脱贫攻坚阶段,我们说扶贫贵在精准,只有在准确识贫的前提下精准施策,方竟全功。帮扶中小微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在各行各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中小微”们,境遇不同,诉求也各异,各有各自一本难念的“经”。职能部门只有精准把脉,号准各自发展中的梗阻所在,才能帮扶帮到点子上,切实为其纾困解难。对此,《若干措施》有着通盘、全面的考量,力争“施肥到根”,助力陇原“中小微”茁壮成长。例如,一直以来,融资难是制约“中小微”发展的“拦路虎”之一,受制于自身条件或诸道门槛,一些企业很难从银行贷款,进而为企业发展“输血”。《若干措施》要求,健全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按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让利规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普惠小微企业覆盖面,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成本,为解其燃眉之急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它诸如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信贷投放、保障中小微企业用电稳定供应、促进人才供需对接、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等方面的举措,都于细微处见真诚,无不体现出对“中小微”的暖心善举。
对甘肃“中小微”们来说,有道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政府纾困解难的帮扶举措情真意切,“中小微”们在此激励下更当自强,要在疫情袭扰的情势下,因疫思变、摆脱困境,激发自身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通过自主创新化危为机,逆势突围。“中小微”的体量不大,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这是劣势,换个视角看,又何尝不是优势?“中小微”市场反应敏锐,创新求变空间广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转换空间,只要自强不息,苦练内功,就一定能锻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大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