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通讯员尹晓军
“双减”一年,我省坚持标本兼治,校外严格治理和校内提质增效“齐头并进”,不断推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目前,全省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有需要学生全覆盖,参与学生超过189万名,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均超过95%,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9.03%。
(资料图)
“我们始终把‘双减’作为推动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全省‘双减’工作初步实现了减负提质增效的既定目标,让这一政策红利惠及到了每一位师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介绍说。
作业减法“走出去”成学习新方式
2022年春季学期的每周五下午,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贺嘉怡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周末的作业。
“‘双减’政策落地后,作业少而精,又因为课后延时服务,孩子们基本不用带着作业出校门,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宁卧庄小学校长王丰说,如今,博物馆、运动场、书店成了孩子们的另一个教育“大课堂”,“走出去”变成了新的学习方式。
作业减少的背后,其实是作业的科学化管理。
兰州市出台了学生作业管理十项规定,研发了作业设计十项原则、作业批改十条建议和优秀作业十项标准。同时,学校层面注重典型带动,校本化假期作业、分层作业、学科大单元作业设计等“百花齐放”。
如何进一步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作业设计?
在定西市安定区中华路小学一节“找春天”的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观察,画出春天的美景,并互相交流分享。学生们争相展示自己心中的“春天”,当堂完成了作业。
“这样的作业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绘画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该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杨希娟说。
据介绍,“双减”以来,我省制定了“五项管理”文件,指导各地各校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作业管理质量,作业管理从“压总量、控时间”步入“调结构、提质量”新阶段。目前,全省中小学校全面建立了作业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办法,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的学校占比达100%。
服务加法在校内“吃得饱吃得好”
金昌市自“双减”伊始,就着手谋划课后服务工作,各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个人需求,开设了游泳、绘画、非遗等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特色多样化的“订单式”服务——
有高科技课程,譬如金昌市第七中学、金昌市第八小学以社团和选修课形式开设了机器人、3D打印课程;有农田乐事,金昌市第六小学组织学生在田间地头干起农活,于劳动过程收获成长的累累硕果……
一年来,我省指导各地各校因地制宜,持续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上水平,并积极构建科普、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家校社联动的课后服务支持体系,提升课后服务吸引力,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
截至目前,全省开展课后服务学校比例和服务时间达标率均为100%,学生参加率达99.31%。同时,我省进一步鼓励和规范了各地开展的寒暑假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学生假期“看护难”和家长“急难愁盼”各类问题。
教学乘法高效课堂让学习更高效
从教20年来,临夏回族自治州河州中学教育集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孙伟霞第一次对课堂上的收获如此欢喜——
前不久,她在讲授《天上的街市》这篇课文时,一改往日“知识点的灌输”,而是让学生自行品读,再按小组进行鉴赏、分享体悟。孙伟霞没想到,学生们不仅抢着发言,而且将关键知识点都“消化”于你一言我一语中。
这一切,得益于该校“双减”工作的新探索——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让课程不止于课堂,调动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联动。
在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学校,聚焦高质量备课和教研活动,研判学情、研读课标、研究教材,做到教学设计科学、精细,已成为教师的普遍共识。“双减”落地一年,定西市实施了中小学“向45分钟要质量”专项行动,并按照“一县一案”“一校一策”开展优质课评选、教学评价诊断、校本教研等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双减”以来,全省各地各校依托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确保学业负担“减得下”、配套措施“跟得上”、办学行为“管得住”。
培训除法标本兼治须兼顾“内外”
落实“双减”政策,重点在校内,难点在校外。针对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难等问题,我省坚持标本兼治,打出一套校外治理“组合拳”——
强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核查、预收费监管专项排查、培训材料和从业人员专项排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管理专项排查整治等多轮巡查排查,全力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同时印发相关指导意见,明确各部门责任分工,细化预收费监管措施,有效防范了“卷钱跑路”“冒烟”“爆雷”等事件发生。
一年来,省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先后出动1.3万余人次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巡查排查工作,累计排查培训机构5000余家,发现并查处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行为300余起,查处无证照、隐形变异培训500余家,校外培训行为规范成为常态,部门协调联动抓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合力不断加强。
据统计,截至2022年6月27日,全省线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8.6%,线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达100%;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率为100%、资质审核进度为99.86%,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将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着力点,继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学科类培训治理,推动非学科类培训规范有序发展,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张国珍说,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把“双减”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重要抓手,谱写甘肃教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