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28日讯(本网记者张玉芳)为全面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甘肃省养老服务床位达到14.6万张,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培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以上。
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作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规划》明确,推动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落实参保人员相关医疗保障待遇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相应社会救助范围。完善高龄津贴、护理补贴、服务补贴等老年人补贴制度,切实提高补贴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强化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衔接。
提升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水平
《规划》指出,支持公办养老机构科学合理配置生活、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省所有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6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实现应养尽养,提升公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和标准化服务水平,评定为二级至三级服务等级的县级公办养老机构建有率达到80%以上。
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打造县、乡、村三级衔接互通、功能互补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支持将乡镇敬老院改扩建为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统筹利用村内闲置公共资源、租赁农村闲置住房、改造闲置学校等可利用的场所,积极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提供“四个一”服务。健全农村留守、经济困难等老年人定期探访关爱制度。
扩大普惠养老服务覆盖面
持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2025年配建设施达标率达到100%。继续加大街道社区和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建成一批具备全日托养、日间照料、上门服务、供需对接、资源统筹等功能的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到2025年,城市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乡镇建有率达到60%。引导国有资本积极培育发展以普惠养老服务为主责主业的国有企业。
构建城乡老年助餐服务体系
支持利用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和闲置房屋等资源,打造一批食材可溯、安全卫生、价格公道的标准化老年食堂(助餐服务点)。重点补齐农村、远郊等助餐服务短板,支持当地养老服务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助餐功能,推广邻里互助的助餐模式。丰富和创新助餐服务提供机制,因地制宜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食堂、流动餐车等形式,降低运营成本,便利老年人就餐。
创新发展老年教育
依托甘肃开放大学筹建甘肃老年开放大学,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大学(学校)。加强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网络体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老年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和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建设优质课程资源,构建符合老年人学习需求、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面向老年人开设一定学时的老年人护理、保健等课程。积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智慧助老”“能者为师”等活动,服务老年人终身学习。
丰富老年人文体休闲生活
《规划》指出,积极组织开展全省性老年人合唱比赛、广场舞大赛等示范性活动,引领老年人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项目,搭建平台组织相关赛事和锻炼展示活动。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康养文化旅游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为老年人提供集养老居住、医疗护理、休闲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旅游服务,带动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文化旅游等多产业的融合发展。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完善和落实民办养老机构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根据市场需要,兴办面向中高收入家庭的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全方位、个性化机构养老服务需求。支持养老机构依法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