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30日报道小鹏G9在9月21日上市后,因配置和定价被强烈吐槽,紧接着48小时内,9月23日又重新发布了新的定价和定位。

这一过山车一样的举动,被大量的关注,也会引发车市的一些思考。9月30日,和小鹏G9同级竞争的理想L8(参数丨图片)上市,有此前车之鉴,理想L8配置公布的可以说简洁明了。仅设置两款配置定价,公布的选配项目仅有三项:特别颜色、21寸轮毂、电动踏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理想L8从小鹏G9的事件中学到了什么?

一步到位,预售制下不留试错时间

理想L8定价一出,已经得到了身边人的肯定,同时意外的彩蛋是L7同时公布了价格和预售,双车型同时发布上下挤压小鹏G9的空间,对于刚刚经过二次调整的小鹏G9来说,可能只有一种感觉:难受。

多年前汽车品牌发布新车上市的节奏是这样的:上市公布价格配置——新车到店——交付提车。

消费者离厂家还很远,无论是对车辆配置的反馈还是对定价的反应,都是通过品牌的经销商网络触达用户、收集信息,再反馈回厂家。这中间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于是,会有很多车型,厂家推出的时候感觉不错,然后经过几个月市场检验,发现并不是自己一厢情愿想象的那样,再根据市场,该降价的降价,该优惠的优惠。

现在的新车上市节奏是这样的:车型基本信息发布——预售预定——上市公布价格——新车交付。

现在预售制成为新车型们普遍采取的方式,通过品牌APP让消费者和厂家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无论是下单预定,还是售后服务、用户运营,都在这个线上平台上。消费者买不买单,上市时价格公布就是检验的时刻,随后都通过一个app快速直观的反应出来。

通过小鹏G9的示例可以看出,甚至可以从原来的几个月缩短到短短几个小时。而这种快速直接的反馈,就极限的压缩了品牌定价的试错时间,价格配置定好了一片叫好,定不好,不用等市场几个月后的结果,马上就会有大量的订单流失。

定价有学问,不能再“随心所欲”

小鹏G9的上市故事前半部分叫“随意”,后半部分叫“无奈”。既然车型定价都会做很多前期的调研和分析,而小鹏G9何以会定出这样的价格和定位呢?可能原因有二:

一是高估了用户对小鹏品牌的忠诚度和溢价接受度。消费者可能有耐心接受保时捷繁杂的选装和加价,却无法接受小鹏汽车的选装配置。所以在小鹏G9车型定价背离了性价比的标准之后,分分钟被用户抛弃。这也就出现了G9上市之后有不少用户取消订单。

二是急于提高车型的利润。从第一版车型配置和价格上看,首先是丐版配置少到让你不能买,然后是你想要的配置全部得加钱,相当于把车型价格硬生生又拔高了三五万。不管之前在小鹏P7上是否存在功能过度,但在G9上明显是配置不足,价格不符,想以此试探用户底线,就难免翻车。

理想L8给出了让人舒适的定价结果。首先配置只有两款,Pro版35.98万、Max版39.98万,大部分亮点功能均为标配,选装配置仅颜色外观、轮毂、电动踏板三项,符合消费者传统的购车习惯,并且选装项对车辆性能没有影响。

至于两款车的横向对比,可以从同等价格、性能、配置等详细情况再分析,但从定价策略上,显然理想L8吸取了小鹏的教训。

小鹏G9的定价风波已经过去,有人说这对小鹏汽车还将有一段时间的影响,原本紧张一下的理想L8平稳着陆没再翻车,最终的选择权还是回到消费者手里,喜欢什么用脚投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