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0月18日报道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 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 Tavares)近日在巴黎车展向媒体透露,可能会停止在中国生产汽车,理由是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阻碍了在中国的投资。这番发言被解读为,Stellantis集团正考虑为标致、雪铁龙等旗下品牌在中国实施“轻资产”战略。
图片来源:Stellantis
【资料图】
“已经有好几次在西方制裁的情况下,我们被赶出一个国家。我们能确保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稳定得到保障吗?如果我们推进现在采取的战略,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在中国设厂。”他表示,公司可以将其欧美工厂制造的汽车出口到中国,就像Jeep和阿尔法·罗密欧。
今年7月,Stellantis集团宣布,由于之前宣布的Stellantis获得与广汽集团合资企业广汽菲克多数股份的计划缺乏进展,Stellantis将采用轻资产方式在中国发展Jeep品牌,并与广汽集团协商终止本地合资企业。此后Stellantis将在中国分销Jeep品牌的进口汽车。
广汽菲克因股东双方股比谈判破裂退出中国后,神龙汽车的命运备受关注。
与年轻的广汽菲克相比,拥有30年历史的神龙汽车,无疑让股东双方羁绊更深。在PSA与FCA合并成Stellantis集团之前,2014年,东风集团以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6.91亿元)购入法国PSA集团14.1%的股权,挽救了陷入财务危机的PSA集团。二者曾合资成立共同研发中心,共同打造CMP平台。不过从整体效果来看,东风通过抛售股权三年多累计套现超200亿,在技术上并未从PSA得到太多收获。
近两年,在股东双方的支持下,神龙一直在积极自救,且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元+计划的展开以及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 X(参数丨图片)等新车上市,神龙汽车销量实现了连续23个月同比正增长。10月16日,神龙汽车宣布年累计销量100600辆,超过了2021年全年销量。
不过其销量表现距离重返主流合资阵营,仍有一段距离。冲击主流,需要洞察市场变化、拿出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神龙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进展缓慢,未来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支撑。作为Stellantis集团在中国市场业务布局的重要载体,神龙汽车在Stellantis集团的最新电动化战略中并未被提及。
3月1日晚,Stellantis集团发布“Dare Forward 2030”战略,未来十年发展指明方向。该战略明确表示将加速电动化转型,重点布局北美和欧洲市场。但对中国市场,唐唯实仅表示,规划轻资产商业模式以降低固定成本,2030年在中国净营收达200亿欧元。而有关中国市场电动化产品规划问题,则只字未提。
和Stellantis集团选择的路线不同,各个汽车巨头都在加码中国市场,尤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加速布局。宝马投资150亿元对其位于沈阳的生产基地进行了大规模升级;大众汽车集团花168亿元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布局自动驾驶;即便是同样面临在华发展瓶颈的现代汽车集团,也增资60亿尝试撬动华合资公司的转型。
Stellantis集团这个重组合并仅1年多的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却不断收缩在华战略,与中国市场渐行渐远。
今年7月,Stellantis集团公布2022年上半年营收情况。2022年上半年净营收达880亿欧元,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增长17%;调整后经营利润达124亿欧元,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增长44%,调整后经营利润率为14.1%。
值得注意的是,Stellantis集团的业绩主要由北美、欧洲和南美市场支撑,中国销量仅4.7万,在全球市场占比0.16%,中国和印度和亚太市场营收一共为21.52亿欧元,只占整体营收的不到2.5%。
与之对比,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在中国交付汽车147万辆,占全球市场的37.9%。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上半年共交付超过35.58万辆新车,占全球市场的36.1%;福特汽车上半年在华销量24.2万辆,占全球市场的12.1%。
尽管现阶段,Stellantis集团的财务数据表现不错。但如果和东风合作终止,失去神龙汽车这个中国仅剩的合资企业,将不会再有国产法系车,仅依赖小规模进口,市场表现恐怕难言乐观。再加上Stellantis集团本来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上速度就不快,可能彻底错失中国市场历史发展机遇。
本届巴黎车展,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中国品牌,携旗下新能源产品亮相。
“红地毯是为欧洲的中国制造商铺开的,这不是我们在中国受到欢迎的方式,”唐唯实对此表示,“对来自中国的车辆征收的进口税应该与在中国对西方车辆征收的关税是对称的。”
他补充道:“我们处于一个分裂的世界,各国正试图制造泡沫。或许某一天我们将不得不在欧洲销售欧洲制造的汽车,我们会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化电动化大潮下,长城、比亚迪们加速了进军欧洲市场的脚步。未来Stellantis集团或许会在家门口,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